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高血压
文章数:124篇
高血压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或是治疗高血压的新靶点(综述)
目前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仅2019年高血压就导致了超过1000万人死亡,且发病率和患病人数还在持续上升。人们已经认识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参与宿主的血压调控和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二者也有望被用于血压控制。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关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宿主血压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梳理了利用肠菌进行血压控制的临床应用前景、困难及挑战。
高血压
综述
肠道菌群
心血管疾病
肠菌代谢物
高血压
Nature子刊:特定益生元或可降血压
多项研究报道较高水平的纤维摄入量可促进健康,有利于降低血压、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近日,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了一项II期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交叉试验的结果,20名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每天40g克益生元乙酰化和丁基化高直链玉米淀粉(HAMSAB)或安慰剂组,每组完成3周,两组间有3周的洗脱期。发现接受HAMSAB治疗的患者24小时收缩压、动态收缩压和总血管阻力降低,无任何不良反应。HAMSAB干预还增加了乙酸和丁酸盐的水平,改变了肠道菌群结构,并提高了产SCFAs菌丰度。总之,该研究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使用HAMSAB进行益生元干预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策略,值得关注。
高血压
咖啡
严重高血压患者喝咖啡或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
文章探究了针对高血压患者,其喝咖啡和绿茶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对于2级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其每天喝2杯或以上的咖啡将大大增加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喝绿茶对此并没有影响。
咖啡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高血压
上海交通大学:真菌微生物组或参与调控高血压
上海交通大学的张绘莉、朱亚琴和段胜仲团队合作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文章,对高血压(HTN)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唾液、口腔和粪便真菌进行分析,发现口腔和肠道具有独特的真菌生态环境。且HTN中真菌的富集和生态学、口腔和肠道真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口腔和肠道细菌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联表明,真菌微生物组可能在HTN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血压
真菌组学
口腔
肠道
高血压
蔡军等:肾脏菌群失调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之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蔡军和四川大学的Xinyu Liu与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文章,发现肠道细菌可移位至肾脏,以IgA包裹的活菌状态或L型休眠状态存在,而高血压导致肾脏的病原菌丰度增加,且肾脏菌群的种类和功能与高血压具有相关性。这为菌群与非传染性慢性病和心脏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的发病之间提供参考,有助于开发新型微生物群靶向饮食疗法。
高血压
肾脏菌群
肠道菌群
高血压
蔡军等:肺炎克雷伯菌或可导致高血压
肠道菌群失调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且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可以导致小鼠血压升高。但目前尚未发现与高血压直接相关的细菌种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蔡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Liu Xinyu、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牛海涛及其团队近日在Hypertension发表最新研究文章,发现条件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在肠道中的富集引起肠道损伤、粪便代谢组改变和细菌肾脏转移,或是血压升高和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为探索高血压的防治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血压
肺炎克雷伯菌
条件致病菌
肠道
肠道菌群
高血压
宁康团队:分析少数民族菌群,揭示高热量饮食如何通过肠菌引起高血压
先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和高血压有关,居住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汉族和裕固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极高。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宁康、程铭悦与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最新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肃南县汉族和裕固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进一步对153份汉族与裕固族人(81例高血压,72例对照)粪便样品测序,发现在高热量饮食下,高血压个体毛螺菌属丰度显著减少,可能通过降低血清HDL-C水平促进高血压进展。此外,还发现高热量饮食下汉族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更脆弱。总之,该研究为高热量饮食下探究菌群失调和高血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见解。
高血压
毛螺菌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高血压
国内团队:产前暴露通过表观遗传调节机制诱导跨代高血压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动物实验发现,产前母鼠暴露于脂多糖后,可引起后代的高血压,并且该效应可跨代遗传。这其中潜在的机制是氧化应激。本研究为高血压的预防和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血压
研究论文
脂多糖
氧化应激
跨代遗传
豆类
每天吃55-70克豆类,或可降低高血压风险
Nutrients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7522名参与者进行4年左右的随访,每日豆类摄入量在55-70g之间,与高血压风险降低显著相关,在女性中的关联更为明显。
豆类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高血压
高血压
高血压器官损伤程度与肠道菌群有关
高血压可导致心脏和肾脏损伤,且肠道菌群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背后的贡献难以量化。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对比无菌小鼠和有菌群定植的小鼠,分析了菌群对高血压中的器官损伤的影响,表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菌群定植状态。其中,无菌小鼠的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加剧,该现象在肾脏中比在心脏中更明显。健康菌群可通过调节代谢物(如产生有抗炎作用的短链脂肪酸),减少小鼠在高血压下的炎症水平,减轻靶器官损伤。
高血压
菌群
炎症
肾脏
心脏
膳食模式
国内团队:水果-乳制品膳食与高血压降低有关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波和苏州大学医学院左辉团队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结果。基于近3000名苏州市民,将其饮食分为几种膳食模式,探究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水果-乳制品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几种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并没有显著相关性。本文强调指出了膳食模式对于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
膳食模式
高血压
全氟烷基物质
队列研究:污染物暴露或增加女性高血压风险
全氟烷基磺酸盐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境污染物。既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其暴露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队列数据分析,发现部分PFAS暴露可能增加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虽然其中的机制并不清楚,但是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全氟烷基物质
环境污染物
高血压
心血管
国内团队:改善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靶向肠道有新方
Hypertension近期发表了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杨志伟、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和段顺与团队的研究成果,探索了肠道胃泌素/CCKBR(胆囊收缩素B受体)在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作用和机制,表明胃泌素-二氧化硅微球或能通过减少钠吸收,来改善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
心血管
高血压
高盐饮食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受体
心血管
中外合作:受寒会促发高血压?或与菌群有关
兰州大学罗斌和阿尔巴尼大学Kai Zhang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冷暴露是一种可以造成高血压的风险因素,并且其可以改变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也与高血压有关。本文基于4°C环境饲养雄性SD大鼠,发现6周的寒冷刺激确实促发了大鼠的高血压(CIH),并且这可能与肠道菌群,尤其是SCFAs产生菌,有关。文章认为,可以通过补充有益菌或丁酸产生菌的方式防治CIH。
心血管
寒冷
高血压
短链脂肪酸
高血压
NEJM:轻度慢性高血压孕妇或需积极治疗
对于轻度慢性高血压的孕妇是否需要开展治疗目前并未有共识。本研究基于此开展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积极治疗组女性未来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降低。本研究给慢性高血压孕妇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高血压
孕妇
不良妊娠结局
膳食蛋白质
南方医院:适量摄入多样性的膳食蛋白质,或可降低高血压风险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秦先辉团队在Hypertens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1.2万名中国受试者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对于不同食物来源的膳食蛋白质,均有一个合适的摄入量范围与较低的新发高血压风险相关。另外,摄入膳食蛋白质的多样性越高,新发高血压的风险越低。
膳食蛋白质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高血压
食物多样性
高血压
高血压的肠-脑轴假说(综述)
高血压是全球性的一大健康问题。近年研究开始揭示高血压中的肠道生理、肠道菌群和神经炎症的变化,提示肠-脑轴功能障碍可能是促进高血压的潜在机制。Circulation Research近期发表的这篇综述对这一假说及其相关证据进行了阐述,推荐专业人士关注。
高血压
肠-脑轴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南京大学:降压药氨氯地平或可调菌群、缓解脂肪肝
南京大学的王丽蕊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血压小鼠模型中,氨氯地平(一种常用的降压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增强肠道抗菌防御、调节脂肪酸代谢,从而降低血压,并改善肝脏损伤及肝脏脂肪变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国内团队:胖子控制高血压,两种禁食干预孰优孰劣?
减肥饮食可以减轻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改善血压控制。间歇性能量限制(IER)是一种替代连续能量限制(CER)的减肥方法。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的翟昌林团队在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发表文章,通过对205名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间歇性或持续性能量限制,发现两者在减肥和血压控制方面同样有效,无显著差异。提示IER是减肥和控制血压的有效替代饮食策略,可与CER相媲美,需进一步探究5:2饮食是否可持续和长期有效。
高血压
肥胖
超重
5:2间歇性禁食
持续性能量限制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来自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在140名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进行了4个月的干预,发现相比于简单的标准化教育及医生建议,基于饮食及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并改善多项高血压相关指标。
生活方式干预
研究论文
随机对照试验
高血压
医学研究
膳食纤维
国内团队:谷类膳食纤维有助预防高血压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勇和张行健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摄入,特别是来自谷物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中年妇女高血压风险。全谷物通常富含膳食纤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日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
膳食纤维
高血压
海藻糖
海藻糖或可预防高血压相关的中风及肾损伤
自噬活化是中风的潜在新疗法。海藻糖作为一种天然二糖,可激活自噬。Pharmacological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海藻糖可通过激活脑部的自噬,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并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喂食高盐饮食后的中风及肾损伤风险。
海藻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中风
其它动物
高血压
蔡军+张伟丽团队发NEJM:老年高血压患者须强化降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因素,但目前不同指南给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目标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最新发表了由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蔡军、张伟丽与团队开展的一项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STEP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与标准治疗(以130到<150 mm Hg为降压目标)相比,以110到<130 mm Hg为降压目标的强化治疗在减少心血管事件方面有更好的效果。该研究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证据。
高血压
随机对照试验
心血管疾病
膳食盐
武阳丰+田懋一团队发NEJM:用钾盐替代部分钠盐,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早死风险
减少钠而增加钾的盐替代干预已被证明能降低血压,但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尚不确定。北京大学武阳丰、田懋一与团队最新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有中风史或60岁以上并有高血压的人群中,使用代盐品(含25%钾盐)可显著降低中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且安全性良好。
膳食盐
医学研究
钠盐
钾盐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国内团队:TMAO如何加重高血压?
肠道菌群代谢衍生物氧化三甲胺(TMAO)与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有关。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郑智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魏启春、浙江大学赖蒽茵与团队近期在Redox Biology发表研究,报告了TMAO可加重由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的高血压,并揭示了背后的通路机制。这些发现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带来了新启示,提示TMAO或是高血压的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高血压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饮食-菌群互作
肠道菌群介导了膳食类黄酮与血压的关联
来自Hypertens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较高的类黄酮摄入量与较低的收缩压相关,而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及肠道菌群中的副拟杆菌属的丰度可能部分介导了这种关联。
饮食-菌群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类黄酮
高血压
高血压
适当补钙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作用(综述)
高血压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会增加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风险。一些研究表明,钙摄入量与血压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使在血压正常范围内的人,血压的小幅下降也能有效降低血管疾病的风险。近期发表于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补钙可降低男性和女性的收缩压、舒张压,此为高质量的证据,对于≥35岁的人,证据也为高质量,而对<35岁的年轻人,证据质量中等。未来还需要根据基础钙摄入、基线血压和BMI等进行深入分析,以及评估副作用、最佳剂量和改善钙摄入的最佳策略。
高血压
钙
膳食补充剂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或与肠道菌群代谢途径的变化有关
Hypertension发表的文章,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没有改变,但菌群的功能基因通路发生了显著变化,短链脂肪酸(SCFA)醋酸盐和丁酸盐的循环水平增加。而高血压受试者的SCFA感应受体GPR43水平较低,这可能减弱了他们对降血压代谢物的反应。
高血压
肠道菌群
代谢物
膳食盐
膳食盐如何激发高血压和肾脏免疫机制 (综述)
血压的盐敏性是心血管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其临床上并不好检测。现有研究一般用钠在肾脏的流通探究相关机制。本综述主要关注高血压状态下,盐激活免疫反应的相关机制。类似进程在人群中被确认。
膳食盐
高血压
荟萃分析
高血压
Lancet子刊:妊娠期高血压阈值标准与不良妊娠结局
目前国际上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临床数据的二次分析发现,在现用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的标准来评估的话,严重2期高血压的孕妇发生各项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高。本研究是首次利用这个标准在孕妇人群中进行的评价。而我国实际上并没有广泛采用这个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因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血压
研究论文
孕妇
2期高血压
不良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