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乳糜泻
文章数:100篇
无麸质饮食
无麸质饮食有益于乳糜泻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健康
乳糜泻是一种多因素慢性自身免疫性肠病,长期的肠道自身免疫炎症导致营养吸收受阻,尤其是钙,这种现象随后导致骨矿物质密度降低。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最新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文章,针对无麸质饮食对乳糜泻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健康和人体测量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对乳糜泻无麸质饮食疗法的认识。
无麸质饮食
骨骼健康
荟萃分析
基础研究
乳糜泻
炎症性肠病(IBD)
IBD与乳糜泻及乳糜泻自身免疫间有何关联?
炎症性肠病 (IBD) 和乳糜泻 (CeD) 是两种涉及胃肠道慢性免疫介导疾病,多种因素影响两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IBD与CeD之间是否有关联,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近日,以色列卡普兰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发表最新研究,基于以色列IBD患者的epi-IIRN国家数据集探究IBD与CeD及乳糜泻自身免疫(CeA)间的关联。发现相比对照组,CeD和CeA在IBD患者中更常见,尤其是患有IBD的儿童群体中,值得关注。
炎症性肠病(IBD)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免疫失调
乳糜泻
乳糜泻患儿的肠道糖异生下调
乳糜泻患者的血液谷氨酰胺水平升高,十二指肠的谷氨酰胺酶表达降低。肠道糖异生是谷氨酰胺在小肠中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乳糜泻患儿的十二指肠活检样本中,9个肠道糖异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
乳糜泻
肠道糖异生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队列研究
乳糜泻
Nature子刊: 单细胞测序揭示乳糜泻患者小肠免疫细胞变化
乳糜泻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会影响局部消化道,还会表现出全身症状,其发病机制涉及先天和适应性系统中不同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对健康人群、乳糜泻患者以及无麸质饮食治疗后的乳糜泻患者进行小肠单细胞RNA-seq分析,有利于全面了解乳糜泻期间小肠的免疫状况。
乳糜泻
单细胞RNA-seq
研究论文
小肠固有层
CD8+ T cells
乳糜泻
IMGX003可缓解乳糜泻患者摄入谷蛋白后的症状
摄入谷蛋白可导致乳糜泻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小肠粘膜损伤。IMGX003中包含两种可降解谷蛋白的酶。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结果,在每日摄入2g谷蛋白的乳糜泻患者中,每日口服1200mg的IMGX003的安全性良好,可非显著地改善肠道粘膜损伤,显著缓解腹痛、腹胀及疲劳等症状,并显著减少上皮内淋巴细胞。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2期临床试验
IMGX003
乳糜泻
Nature子刊:脯氨酰内肽酶neprosin或可用于治疗乳糜泻
谷蛋白降解后可产生毒性多肽,包括一种小麦α-醇溶蛋白产生的、由33个氨基酸组成且富含脯氨酸的多肽(33-mer)可驱动乳糜泻的发生。Neprosin是一种来自猪笼草的脯氨酰内肽酶。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neprosin的蛋白结构及作用机制,并报道了neprosin可在小鼠体内高效降解醇溶蛋白及33-mer。
乳糜泻
neprosin
脯氨酰内肽酶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乳糜泻
一文读懂乳糜泻的发病机制(综述)
Gut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乳糜泻的免疫发病机制,并讨论了其它遗传及环境因素驱动乳糜泻的机制,最后展望了通过深入理解乳糜泻的发病机制以开发新型治疗手段的可能。
乳糜泻
综述
乳糜泻
乳糜泻患者的十二指肠菌群组成及功能变化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比了乳糜泻患者与健康对照的粪便菌群及十二指肠菌群,鉴定出了乳糜泻患者的十二指肠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变化。该研究也再次提示,研究菌群在疾病中的作用时需要考虑采样位置,有时粪便菌群无法很好地反映疾病相关变化。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队列研究
乳糜泻
Cell子刊:补充维生素D或可缓解乳糜泻患者的肠外症状
循环中的天然淋巴细胞(ILC)是否影响乳糜泻患者的外周炎症状态尚未明确。Cell Reports上发病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乳糜泻患者的ILC前体细胞(ILCP)富集,且ILCP可通过产生IFN-γ激活CD4+ T细胞,而维生素D可抑制ILCP的IFN-γ产生。另外,乳糜泻患者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与IFN-γ、ILCP及肠外症状呈负相关,提示补充维生素D或可抑制ILCP介导的IFN-γ以治疗乳糜泻。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天然淋巴细胞前体细胞(ILCP)
醇溶蛋白
乳糜泻
Lancet:一文读懂乳糜泻(综述)
乳糜泻是一种主要影响小肠的自身免疫疾病,由遗传易感个体摄入谷蛋白后导致,患病率约为1%。Lancet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乳糜泻的流行病学数据、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现有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并对潜在的新诊疗策略进行了展望。
乳糜泻
综述
乳糜泻
IBD患者的乳糜泻风险升高,乳糜泻患者的IBD风险也更高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近80万名瑞典受试者进行数十年随访后发现,乳糜泻患者的IBD风险显著高于对照,而IBD患者的乳糜泻风险也显著升高。
乳糜泻
IBD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乳糜泻
高危儿童的乳糜泻风险因素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944名乳糜泻遗传易感儿童中,发现女孩及HLA-DQ2纯合子的乳糜泻风险更高,并基于风险因素构建了乳糜泻预测模型,在验证队列中也有较好的准确性。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乳糜泻
Nature子刊:从尿液多肽组中鉴定膳食谷蛋白多肽的新方法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开发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多肽组分析方法,可对尿液多肽组进行非靶向序列分析,为理解谷蛋白免疫原性、改善乳糜泻、鉴定膳食和尿液多肽组提供了基础。
乳糜泻
谷蛋白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液相色谱-质谱
饮食干预
低FODMAP饮食有效改善乳糜泻症状
近期发表于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短期适度低FODMAP饮食可显著减轻乳糜泻的胃肠道症状,改善患者健康,可考虑用于治疗乳糜泻的持续症状。注:FODMAP代表了几个不同的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包括果糖、乳糖、果聚糖、低聚半乳糖和多元醇。
饮食干预
乳糜泻
低FODMAP饮食
乳糜泻
Nature Reviews:乳糜泻的进展和挑战(综述)
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介导的肠病,这是由遗传易感个体摄入麸质引起的,乳糜泻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约为1%。近期发表于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一篇综述重点介绍了乳糜泻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和随访,并强调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和认知差距。
乳糜泻
流行病学
乳糜泻
Nature Reviews:乳糜泻的最新进展和争议(综述)
乳糜泻是一种遗传易感个体摄入麸质蛋白后不耐受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疾病,影响世界上约1%的人口,目前无麸质饮食是主要的治疗方案,但并非治愈性的,也不是普遍有效。近期发表于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路线图(Roadmap)文章总结了设法解决乳糜泻发病机制及诊疗方面的不足和机遇。
乳糜泻
乳糜泻
Science子刊:TCR样抗体或可治疗乳糜泻
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开发了一种TCR样抗体——3.C11,可高亲和力地与谷蛋白表位-MHC复合物(DQ2.5-glia-α2)靶向结合。在体外及体内,3.C11可抑制谷蛋白特异性CD4+ T细胞的活化,或可用于乳糜泻的治疗。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谷蛋白
谷蛋白特异性CD4+ T细胞
乳糜泻
一文读懂乳糜泻的辅助风险因素及新诊疗方法(综述)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谷蛋白摄入及HLA-DQ2/DQ8等已知的乳糜泻风险因素之外,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肠道屏障、细胞因子等乳糜泻的辅助风险因素,并讨论了用于乳糜泻研究的动物模型、乳糜泻的新型诊断及治疗策略。
乳糜泻
综述
微生物组
高风险乳糜泻儿童发病过程中,菌群有哪些特征?
研究表明,除了接触麸质和遗传因素外,肠道微生物也通过介导麸质/环境因素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乳糜泻(CD)的发生发展。PNAS发表的文章,对乳糜泻风险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进行了前瞻性宏基因组分析,以追踪乳糜泻发生前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从乳糜泻发病前18个月开始,对10名患有乳糜泻的婴儿和10名未患乳糜泻的婴儿进行了肠道微生物群、功能通路和代谢物的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结果表明,在CD发病前的不同时间点,表现出促炎相关的细菌丰度增加,保护性和抗炎细菌丰度减少的模式。这些微生物组的变化,加上代谢组的发现,可能代表了乳糜泻发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或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预防和治疗CD提供理论支持。
微生物组
乳糜泻
乳糜泻
NEJM:谷氨酰胺转移酶2抑制剂可有效缓解乳糜泻
ZED1227是一种口服谷氨酰胺转移酶2抑制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2期临床试验结果,在6周的干预期间,每日口服10mg、50mg及100mg的ZED1227相比于安慰剂,均可显著缓解谷蛋白诱导的十二指肠粘膜损伤,100mg的ZED1227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另外,ZED1227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2期临床试验
谷氨酰胺转移酶2抑制剂
轮状病毒疫苗
儿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并不会增加乳糜泻和1型糖尿病风险
轮状病毒感染已被认为是儿童乳糜泻和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是本研究通过队列数据分析,未发现儿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降低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生率。
轮状病毒疫苗
乳糜泻
1型糖尿病
儿童
肠道免疫
江南大学孙嘉团队:靶向肠道菌群-CRAMP轴或可治疗乳糜泻
肠道中的cathelicidin相关抗菌肽(CRAMP)除了抗菌活性外,也可能具有免疫调节活性。EMBO Molecular Medicine最新发表了由江南大学孙嘉团队主导的一项研究,在谷蛋白诱导的肠病(GIE,可模拟乳糜泻患者的小肠病变)小鼠模型中,发现CRAMP的表达降低,缺失CRAMP可恶化GIE,而外源CRAMP可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并抑制肠道炎症,从而缓解GIE。另外,GIE小鼠的CRAMP表达降低可能由肠道菌群失调所介导:绿脓杆菌的富集导致蛋白酶LasB增加,后者可促进CRAMP的降解,而利用抗生素去除绿脓杆菌可恢复CRAMP表达并缓解GIE。该研究结果提示,CRAMP或可用于乳糜泻的治疗。
肠道免疫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乳糜泻
乳糜泻
治疗乳糜泻的潜在新药——TAK-101
TAK-101是一种包裹了醇溶蛋白(gliadin)的带负电荷的纳米颗粒。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在1期临床试验中,TAK-101在乳糜泻患者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在2a期临床试验中,TAK-101可有效抑制谷蛋白诱导的乳糜泻患者的免疫活化。
乳糜泻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乳糜泻治疗
乳糜泻
乳糜泻相关淋巴瘤的潜在致癌基因突变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是乳糜泻(CeD)的严重并发症,其癌变被认为源于上皮内淋巴细胞(IEL)。CeD可直接发展为EATL,也可能经过II型难治性CeD(RCDII,以低度的克隆性IEL增生为特征)这个中间阶段再发展为EATL。Gut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鉴定出驱动CeD相关淋巴瘤变的潜在基因突变,以JAK1-STAT3通路活化的突变为主,这些突变可能与NF-κB通路活化的相关突变共同作用,驱动了癌变发生。这些发现为治疗RCDII和阻止其向EATL发展,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乳糜泻
基因突变
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
II型难治性乳糜泻
乳糜泻
麸质诱导的RNA甲基化可调节肠道炎症
乳糜泻(CD)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在遗传易感个体中发生。饮食中的麸质(谷蛋白)会引发免疫反应,目前唯一可用的治疗方法是严格的、终身无麸质饮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和一些非HLA区域与CD的遗传易感性有关,但其在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这对开发非饮食疗法造成一定的困难。Gut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CD病人中m6A-XPO1-NF-kB通路被激活,而麸质暴露会增加病人的m6A甲基化水平。研究或为发展针对m6A和XPO1治疗方法的发展提供参考。
乳糜泻
麸质
m6A甲基化
肠道炎症
无谷蛋白饮食
乳糜泻患者禁麸质后为何仍有肠绒毛萎缩?
部分摄入无谷蛋白饮食的乳糜泻成年患者可表现出持续绒毛萎缩。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结果,对76名进行无谷蛋白饮食干预的新确诊乳糜泻患者进行2年随访,发现超过一半的患者表现出持续绒毛萎缩,无意间的低水平谷蛋白暴露是可能的原因之一。另外,高龄可能是持续绒毛萎缩的风险因素。
无谷蛋白饮食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乳糜泻
前瞻性研究
乳糜泻
无麸质饮食能否“治愈”乳糜泻?
长期的无谷蛋白饮食可有效治疗乳糜泻,摄入谷蛋白可用于确诊乳糜泻或检测治疗效果。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纳入19名接受长期无谷蛋白饮食治疗后完全缓解的乳糜泻患者,进行为期14天的摄入谷蛋白测试,发现部分患者仍可对谷蛋白产生强烈的粘膜免疫应答,这些患者在摄入谷蛋白前即表现出低水平的肠道粘膜炎症(包括谷蛋白特异性CD4+ T细胞的比例升高及低水平的血液炎症谱)。
乳糜泻
研究论文
谷蛋白
缺铁
Lancet:一文读懂缺铁和补铁(综述)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病症,对人体健康影响重大;补铁和铁吸收与饮食、肠道健康密切相关。Lancet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阐述了缺铁的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最新的临床科研成果,对于研究缺铁、缺铁性贫血的生物学机制、流行病学分布以及开发疗法均具有参考价值。
缺铁
补铁
综述
缺铁性贫血
乳糜泻
乳糜泻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如何治疗乳糜泻(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目前乳糜泻的唯一治疗方法——无谷蛋白饮食,并讨论了无谷蛋白饮食的问题所在,同时概述了一些潜在新兴疗法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
乳糜泻
乳糜泻治疗
综述
乳糜泻
Nature Reviews:乳糜泻如何影响全身健康(年度回顾)
2020年的一系列重要研究强调了乳糜泻是一种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样疾病,可造成长期严重的健康后果,包括胃肠道外的症状。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年度回顾文章,对2020年发表的几篇重要的乳糜泻系统性症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乳糜泻患者可能有更高的认知障碍、焦虑及抑郁等风险;未接受治疗的乳糜泻患者有着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及胃肠道外癌症的风险;乳糜泻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升高。
乳糜泻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