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益生菌
文章数:791篇
益生菌
中南大学:补充益生菌+膳食纤维,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体重增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吴仁容团队研究成果。本文纳入未接受药物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在服药(奥氮平)的同时,摄入益生菌(培菲康)+膳食纤维,对患者体重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膳食纤维可以降低奥氮平带来的体重增加、改善患者胰岛素抗性。同时,该团队在另一项研究中也发现,针对已经由抗精神药物引发体重增加的患者群体,服用益生菌+膳食纤维也对其具有降体重、胆固醇等作用(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50715337)。
益生菌
膳食纤维
精神分裂症
体重增长
极早产儿
Cell子刊:双歧杆菌促进极早产儿肠道菌群成熟
益生菌干预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包括用于早产儿以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Cell Host & Microbe发表的文章阐述了采用包含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配方(短双歧杆菌HA-129、两歧双歧杆菌HA-132、婴儿双歧杆菌HA-116、长双歧杆菌HA-135、鼠李糖乳杆菌HA-111),可以修复极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促进菌群成熟至足月婴儿水平,并减少炎症反应。
极早产儿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益生菌能否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
前期动物实验表明,复合益生菌对海马体结构和功能有益。本文探究复合益生菌Vivomixx®(含来自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的8个菌株)对人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本实验周期内,该益生菌配方对海马体、灰质等无影响,且对整体大脑结构、认知和情绪等也无显著影响。研究认为,未来该方面的研究还需锁定更长的干预时间、更特定的人群和益生菌株等。
益生菌
大脑结构
大脑功能
益生菌
国内团队:抗精神病药物使人长胖,益生菌+膳食纤维或可改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吴仁容团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袁逖飞团队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在118名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体重增加的受试者中进行12周的干预后发现,每日补充益生菌+膳食纤维可显著降低体重、BMI及总胆固醇,并调节肠道菌群。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体重增加
人乳寡糖(HMO)
Cell子刊:巧用HMO+婴儿双歧杆菌组成的合生制剂,促进婴儿双歧杆菌在成人肠道定殖
将活的生物治疗产品可控制和可持续地移植到人类肠道微生物组中,能调节人类肠道微生物组。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文章,利用婴儿双歧杆菌和母乳寡糖(HMO)组成的合生制剂,在不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能成功地使婴儿双歧杆菌在成人肠道中定植。另外,利用同样的方法,在接受了失调人类微生物群小鼠中实现了更高的定植水平,促进了丁酸盐产生。本研究结果提示,益生菌+益生元组成的合生制剂,或可用于改善人肠道菌群失调。
人乳寡糖(HMO)
婴儿双歧杆菌
成人肠道菌群
丁酸
肠杆菌科
益生菌
鼠李糖乳杆菌GG无法清除耐药菌定殖
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在81名万古霉素耐药性屎肠球菌(VREfm)感染的住院成人患者中进行4周干预及24周随访后发现,相比于安慰剂,每日口服鼠李糖乳杆菌(LGG)并无法促进VREfm的清除,也未能改变粪便菌群的多样性。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鼠李糖乳杆菌GG
益生菌
兰州大学:尚无证据表明益生菌可预防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
兰州大学马彬团队近期在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对2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总结后发现,尚无足够的证据来评估益生菌用于预防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的安全性及疗效。
益生菌
荟萃分析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
严重急性营养不良
Science子刊:婴儿双歧杆菌或能用于改善婴儿严重营养不良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来自Jeffrey Gordon团队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探索了婴儿双歧杆菌用于改善孟加拉国婴儿严重急性营养不良(SAM)的可行性。该研究认为,相较于使用商业化的益生菌菌株,筛选鉴定出适应当地患儿饮食和菌群的菌株,或能更好地修复患儿的肠道菌群。
严重急性营养不良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婴儿双歧杆菌
益生菌
益生菌对肥胖相关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的影响(综述)
肥胖常有合并症,包括认知功能受损,同时通常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改变微生物群组成可能通过微生物群-肠-脑轴影响认知、焦虑或抑郁。近期发表于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的一篇系统综述评估了已发表的关于益生菌干预在减轻肥胖或高脂饮食相关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方面的有效性的结果。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发现了益生菌的有效性,特别是乳杆菌属,但不同益生菌种类效果存在差异,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来确定何种益生菌以及剂量的效果更好。
益生菌
anxiety
cognition
depression
Gut microbiota
微塑料
国内团队:益生菌可缓解微塑料导致的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应答失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许春娣与吉林大学的李金华团队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微塑料(纳米聚苯乙烯)暴露可导致小鼠的肠道菌群、代谢及免疫失调,免疫失调具体表现为Th2及Th17免疫应答增强、Th1及Treg免疫应答减弱,而补充短双岐杆菌M-16V可部分逆转微塑料导致的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应答的紊乱。
微塑料
短双岐杆菌M-16V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道菌群
Nature Reviews:调节肠道菌或可用于防治肾结石(新闻评论)
近期发表在Nature Reviews Urology新闻评论,简单介绍了两项研究:通过口服产甲酸草酸杆菌(Oxalobacter formigenes)或含有菊粉的益生菌来操纵微生物群,预防草酸盐肾结石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效果,提示,操纵微生物群是治疗肾结石疾病的一个潜在策略。
肠道菌群
肾结石
益生菌
益生元
肠-肾轴
益生菌
益生菌能使我们的肌肉更强壮吗?(综述)
骨骼肌占人类总重量的40%,参与各种基本功能,如运动、体温调节和葡萄糖/氨基酸代谢的维持。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可能是骨骼肌代谢和功能的决定因素。发表在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上的一项综述总结了肠道菌群和益生菌对于肌肉量和功能的影响,强调了肠-肌肉轴的重要作用。
益生菌
肠-肌肉轴
菌群-宿主互作
Ageing
Athlete
益生元、益生菌和合生元
合生元预防坏死性小肠炎?看看最新证据怎么说(荟萃分析)
发表在Cochrane上的权威综述汇总了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发现对于极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合生元干预或可以降低其未来发生坏死性小肠炎的风险。但是不同研究所用的合生元制剂并不相同,且各个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亟需进一步确切的证据。
益生元、益生菌和合生元
荟萃分析
极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益生菌
PNAS:益生菌或可降低母亲肥胖导致的儿童情感障碍
母亲的肥胖可能增加子代情感障碍的发生风险。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动物实验设计,发现肥胖母亲通过益生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子代的行为问题。其中的重要机制是肠道菌群代谢物的改变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因此,益生菌在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上具有较大的价值。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儿童
焦虑样行为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类器官
用类器官技术研究菌群-宿主互作(综述)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近期发表综述,讨论了类器官技术在研究菌群-宿主互作方面(特别是后生元和菌群产物)的应用,推荐专业人士关注。
类器官
肠道菌群
菌群-宿主互作
微流控
后生元
益生菌
长双歧杆菌35624或可改善IBS、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文章,对233名中度至重度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一项非盲、多中心、观察性研究,表明每天一次服用长双歧杆菌35624(一种益生菌)治疗30天后,三分之二的患者的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大多数患者表示他们对治疗感到满意。
益生菌
肠易激综合征
长双歧杆菌35624
生活质量
ABDOMINAL PAIN
益生菌
Cell子刊:皮肤局部施用特定乳杆菌可改善痤疮
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大多数健康志愿者的皮肤菌群中可检测到乳杆菌。选择3株乳杆菌科菌株制备成益生菌胶囊,可调节中轻度痤疮患者的皮肤菌群,并减少炎症病变。
益生菌
皮肤菌群
痤疮
研究论文
随机对照试验
环境污染物
吸入柴油废气颗粒影响小鼠的肠道菌群、炎症及心血管标志物
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柴油废气颗粒暴露可显著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并调节循环细胞因子及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水平,而益生菌可恢复柴油废气颗粒暴露诱导的表型变化。
环境污染物
柴油废气颗粒
基础研究
研究论文
啮齿动物(小鼠)
压力
鼠李糖乳杆菌CNCM I-3690可降低健康成年人的主观压力
心理应激会对动物和人类的肠道屏障功能产生负面影响。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报道了鼠李糖乳杆菌CNCM I-3690对健康成年人的肠道通透性和应激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CNCM I-3690可预防应激诱导的甘露醇通透性增高,同时鼠李糖乳杆菌降低了主观压力的指标,而不是客观压力的指标,说明其具有抗焦虑作用,且不依赖于肠道屏障稳定性,或可用于减少健康和疾病下的主观压力。
压力
益生菌
鼠李糖乳杆菌CNCM I-3690
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主观压力
口服免疫治疗
Lancet子刊:益生菌能否改善花生过敏的口服免疫治疗?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上发表的一项2b期临床试验结果,在201名澳大利亚花生过敏儿童中进行18个月的干预后发现,口服免疫治疗可有效诱导对花生的无反应性,但在口服免疫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并未显著提升疗效,但可改善安全性。
口服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2期临床试验
益生菌
动物菌群
益生菌及合生制剂影响虹鳟鱼的肠道菌群及代谢组
来自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分析了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制剂对虹鳟鱼的肠道菌群组成、功能及肠道代谢产物的影响。
动物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其它动物
虹鳟鱼
益生菌
口服益生菌可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特应性皮炎
近期发表于Frontiers in Nutrition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特应性皮炎(AD)患者在使用混合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HN001、嗜酸乳杆菌NCFM、副干酪乳杆菌Lcp-37和乳酸双歧杆菌HN019)6个月后临床反应显著改善,提示益生菌或可作为AD的辅助疗法。
益生菌
鼠李糖乳杆菌HN001
嗜酸乳杆菌NCFM
副干酪乳杆菌Lcp-37
乳酸双歧杆菌HN019
益生菌
益生菌能否预防儿童龋齿复发?
近期发表于Pro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Proteins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使用含有两种罗伊氏乳杆菌的益生菌滴剂(每日滴剂量中每种菌株至少有1亿个活菌)未能减少幼儿龋病的复发。研究人员提示,不管是否使用了益生菌儿童龋齿复发率都很高,提醒我们要注意儿童口腔的卫生清洁,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对预防蛀牙至关重要。
益生菌
儿童龋齿
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
罗伊氏乳杆菌ATCC PTA 5289
益生菌滴剂
益生菌
分离自泡菜的植物乳杆菌K50或对降血脂有益
在世界范围内,肥胖的患病率一直在上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改善和体力劳动量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被肥胖困扰。目前,只有少数研究调查了益生菌在肥胖发展中的作用。发表在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摄入从泡菜中分离的植物乳杆菌K50(LPK)对超重人群的体脂、体重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12周的LPK摄入显著降低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肠道菌群发生了有利的变化,表明LPK对控制血脂有潜在益处。
益生菌
植物乳杆菌K50
肥胖
降血脂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益生菌
益生菌可改善老年人肠道通透性、肥胖和代谢指标
Foods近期发表的文章,报道了一项关于补充益生菌对老年人肠道通透性、肥胖指数和代谢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12周的益生菌混合物干预可显著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肥胖和代谢相关指标。提示合理的益生菌配方或可用于辅助治疗代谢性疾病。
益生菌
肠道通透性
肥胖
副干酪乳杆菌HII01
短双歧杆菌
益生菌
益生菌可缓解儿童哮喘
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在422名哮喘儿童中进行了16周的干预,益生菌组合(唾液乳杆菌LS01+短双岐杆菌B632)可显著减少哮喘恶化次数。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哮喘
益生菌
嗜酸乳杆菌EG004通过肠-脑轴提升小鼠的认知功能
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喂食3种不同的益生菌可提升健康小鼠的认知能力,而嗜酸乳杆菌EG004对认知能力的提升效果最好。机制上,嗜酸乳杆菌EG004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影响肠-脑轴。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嗜酸乳杆菌EG004
益生菌
特定益生菌配方可帮助改善新冠
Gut Microbes发表这项最新研究,报道了在墨西哥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AB21©益生菌配方(含植物乳杆菌KABP022、KABP023和KABP033以及乳酸片球菌KABP021,每天1次,2×10^9 CFU)在有症状的Covid19门诊病人中的功效和安全性,以及对粪便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该益生菌干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和病毒清除情况。对菌群和抗体的分析表明,该益生菌配方可能主要通过与免疫系统互作(而非改变菌群组成)来发挥作用。
益生菌
新冠
随机对照试验
慢性便秘
王刚团队:两歧双歧杆菌CCFM16可改善慢性便秘
研究已经发现便秘患者和非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不同,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缓解便秘的潜力,但其作用机制和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异质性,值得被进一步探索。江南大学王刚团队在Food & Function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103名成年慢性便秘患者进行益生菌干预4周后,发现两歧双歧杆菌CCFM16可显著提高患者布里斯托大便评分和自发排便应答者的比例,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显著增加粪便中丁酸和乙酸浓度。总之,该研究为益生菌个性化治疗慢性便秘的发展提供了见解。
慢性便秘
益生菌
研究论文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张和平团队:干酪乳杆菌Zhang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GLUT1敲除小鼠的肥胖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张和平团队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肠道特异性敲除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脂肪累积及糖耐量,以诱导小鼠肥胖;而补充干酪乳杆菌Zhang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减少脂肪累积,以缓解GLUT1敲除引起的小鼠肥胖。
益生菌
干酪乳杆菌Zhang
肥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