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忽悠人的科普狗和生意人
热心肠先生 | 热心肠智库专家 2018-02-08
时长:30:12 审校:蓝灿辉
呃(⊙o⊙)…看到我又要讲,你是不是觉得我有点自恋?实在不好意思,我就是这么自恋哈,但也请你相信我会努力讲点干货的
蓝灿辉
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
iMeta期刊联合创办人及执行主编
笔名热心肠先生,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武汉轻工大学“常青学者计划”讲座教授,学术期刊iMeta联合创办人与执行主编,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副会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组专委会委员,《热心肠日报》创始主编,CHINAGUT(中国肠道大会)创始发起人。
了解更多
友情提示
本演讲仅代表讲者本人观点和立场。《肠·道》舞台百家争鸣,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由G30资助
本演讲由G30企业提供资助,并受到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了解更多
图文实录

大家晚上好,我是热心肠先生,今天呢,又站在“肠·道”的舞台上面来跟大家做分享。

上一次我分享的内容叫“热心肠先生减肥记”,我原来是减下去的,今天我们看看养得怎么样。

应该来说上一次在北京的这个演讲还是历历在目的。我们八个讲者应该还是带起了一个风潮,在中国的肠道健康和科学营养领域还是一下子用一个新颖的传播形式做了一些很好的工作,而且大家对这个工作还是比较认可的。

我自己呢,减肥嘛,上次减掉35斤。之前很多人看我以前的头像都觉得很胖,那么145斤,今天好像这个动作还可以比一下。半年的时间吧,可能有一些波动,但是现在基本上是保持着了,要不然今天也没那么大的自信,站这地方来把这个照片再给Show一下。

今天的“肠·道”演讲我说“养成记”,其实跟减肥没什么太大关系,因为肥也没有再增回来,脂肪也没有养成。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绍的是热心肠和小伙伴们,也就是我的团队们到底在做一些什么?然后做到什么程度了?

前几天我在微生物所帮助组织一场学术会议,第一天会议的下午我没有在会场,但是突然有一分钟30多个在场的老师或者同学们给我发来了微信,都是这张照片,说军科院杨瑞馥教授把我的一张照片放在了一团火旁边,用我来形容或者来代表肠道菌群这个领域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局面。

说实话那时候一下子我还是挺嘚瑟的,还感觉心里挺激动的,因为现在据说“热心肠先生如果不推荐的会都办不下去了”。包括我们自己,你看我们今天满满当当的,下午也很多人。

可能现在我们在肠道菌群已经是真真正正火起来这个时候,热心肠先生可能是有一些影响力了,特别是在行业当中。

那么今天我也正式向大家报告一下哈,实际上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在各个平台上面服务了接近有65万的专业用户了,这些用户分布在全国各地。

而且我们从地图上面大概可以看一下,颜色越深就意味着在这个地区关注肠道菌群的人越多,就是说基本上还是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和人口有一些相关性;同时也大概能够看得出来,这个地方关注肠道健康、肠道菌群相关的人是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的。

我现在每天的微信真是没法用了,有人要是给我发一个微信消息,可能两三天以后才能收到我的回复消息,我已经加了16500多个专业的好友。所以至少是在专业领域,在我的圈子和我的微信号整个这个圈子当中,应该是在中国暂时无人能及。

这个也是我和我的团队做了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结果,也是今天我们“肠·道”演讲以及未来一些计划——一会我要向大家报告的,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很好的基础,是因为大家都在关注我们。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的是这些成绩或者说目前影响力是怎么给建立起来的。因为很多人都看得到热心肠先生和团队每天在做什么,那背后它到底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技巧能把这么的一个体系建立起来,也就是我今天晚上所谓的“养成”。

首先,其实我已经跟另外“四只福娃”一起工作了接近三年的时间,就专门来做热心肠先生相关的科普。那么现在大家每天早上7点钟,必须能够看得到的热心肠日报,以及看到了一系列的我们APP、我们的网站、我们的内容,实际上专职的就是我们5位来完成的。

谢谢!这掌声应该是给我们5位的,但是也应该是给最左边这位女生热心肠小秘书的,对吧?

我觉得团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觉得我们不管是在临床医生的团队,还是产业界的团队,其实人不在多,你需要的是这个人是一人能多职的,那么我们五个人呢,就像今天全场的活动我们五个人把它全部给执行下来了。虽然很多嘉宾,我觉得就是说从接待上各方面那肯定比不上一些专业的公司来做,但是我们能把这个活动从北京到上海来把它给做起来。

我希望我们这个团队未来能够再拓展,但是我们会拓展进来的这个人还会是一个多面手,能把事情给做起来。

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很重要的一个事情是我们持续不断地在做专业的内容。

我们可能跟一些在互联网上做传播的科普作者很不一样,比如我们跟章蓉娅医生可能很不一样,她可能会去面向于一些普通的读者、非专业的人士去做科普,面向妈妈们去做科普。现在我们的《热心肠先生》、《热心肠日报》、《肿瘤之声》、《营养之声》以及今天的“肠·道”演讲,实际上还是比较面向专业化的人士的。

另外今天我要向大家特别预告一个很重大甚至是我认为应该把它理解成“中国肠道节”——就是一个叫China Gut Festival,而不仅仅是一个China Gut Conference or Meeting的这么一个工作。我们明年在5月12日-13日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做一个中国应该是最盛大,也是最跨学科的肠道盛会。

跨学科,大家可以理解吧,其实今天我们在座的人刚才我大概调研了一下,我们关注肠道健康和营养的人从动物营养、从植物、从种植业、养殖业到临床医生,再到基础研究,而且在临床上不仅仅是消化内科、儿科在关注这个领域,更多像心血管科、神经科都在关心这个领域。

所以我觉得我们有必要通过目前我们的平台联合各方的力量,一起来做这个事儿,如果有兴趣的话,那今天我也是第一次把这件事儿预告在这儿。我相信这会是一件很好玩、也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个热心肠先生和小伙伴们能养成,我觉得离不开一个今天晚上我要重点分享的原则,就是说能够开诚布公地明确利益相关性。

其实从我科普的第一天——我印象中在2015年的4月份,我发出了第一篇所谓的科普文章。虽然那时候我做科普是为我想做的一个生意去服务的,我希望用科普的方式来圈一些人,那时候圈人是有意义的,我只不过没有想到现在有这么多的用户和专业粉丝。

但是从那天我就给自已下了一个定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我是一个写科普的生意人,做生意的科普狗。当然首先要注意第一句话是最重要的,我在任何一个时候包括今天晚上,站在这里,我也要告诉大家我是一个生意人,我是一个创业者。

如果说我拿着我的身份去告诉你,我就是一个专家教授,甚至很多人这样来叫我,我会马上告诉他,我根本不是。开诚布公地公开自己的身份,然后用好你的专业,用好你的勤奋,用好你的知识,去服务于别人。实际上并不见得你一定要有什么样的身份、背景才会被人信任的。我今天重点在这方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认识。

关于利益冲突,今年(2017年)5月份在JAMA上面有一期专门发了32篇的文章来介绍利益相关性——Conflict of interest。然后那32篇文章其实有半年的时间对我影响非常大,看到的时候我就很兴奋,看到我就想写科普。但没想到的是到12月份在今天这个舞台上才能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

过去几十年时间,它是从医学开始起来的,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医院,还是监管部门,其实大家现在都非常在意,在美国这样的医疗体系中都非常重视这么一个利益冲突的问题。

我们知道医生的本职工作首先是治病救人,另外还有一些维护公众健康,做一些科学研究,要写一些临床所用的医学指南,然后要对一些政策的决策部门提供一些政策咨询、建议。但是医生跟任何一个人都一样,有一些自己的个人利益,有一些自己个人的追求,比如说要挣钱、要出名、要混混圈子。我们有很多医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他有时候也要功利性地去申请基金,为了去申请基金,为了功利性,去发表论文。这可能就会有些利益冲突。

同时每一个医生都有可能会有自己的信仰,也会有自己的性格,也会有自己在性格上面的缺陷,所以就会造成利益冲突。

那么这样的相关概念实际上在美国、在欧美的这样的医疗体系当中已被充分地重视,包括一些坦诚公开医疗冲突。

比如说,明天有个医药公司请了你吃一顿10美金的饭,现在美国都要如实地登记在一个公开的网站上面,所有人都可以查询得到,那么在医学上面的利益冲突今天晚上不是我的重点,因为我个人不是医生,未来虽然我们会做一些医疗上面的一些投资布局或产业布局,但是我更看重的是营养学领域的利益冲突。

我给大家分享三个数字。

比如说像12.4美元,那没有多少对吧,相当于人民币一百块钱,请医生吃个饭在中国吃不到什么,基本上快餐解决。

我想要讲的这个故事是Billion级别的,就是每年美国的情况,其实在中国的情况更糟糕。

每年实际上是从国家拨给营养科学和食品科学的研究经费只有15亿美元,远远比不过美国的医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上面的600亿美金以上的年投入,也比不上私人企业、食品企业投入到营养科学当中的研究124亿美金以上。

那这会造成一个什么问题呢?就像一些公允性的、在研究所或在大学里面所做的营养科学研究,他没有话语权。

因为花的主要的钱都是企业来出的,主要由企业来掌握营养科学的话语权的时候呢,往往不能充分地去避免利益冲突。那它造成的危害我们可以看看JAMA上总结的这六大危害,全是利益冲突。

很多企业它会去推广有害的产品比如说香烟,比如说过度的垃圾食品,比如说酒精等等,过度地去推广这样的有害产品,而且会误导性地去营销。

然后他会针对一些儿童或其他一些特殊人群去做一些产品,会去游说政府,去干预政策的制定。

会去收买各种的包括NGO在内的,包括学术机构,还有包括收买社交媒体,收买我们这样的自媒体人。

另外,在一些科学结果跟他原来所坚持的不一样的时候,还会去攻击科学和科学家。

我们对一下这样的状况,在中国其实一一都可以找到现实的案例。所以呢,我也想毕竟是个科普平台,我也想告诉大家以及告诉一些普通的患者、普通的消费者,在营养科学当中有什么样的不靠谱。

我觉得至少是有八大不靠谱。

第一大就是违法。比如说,我们都很清楚食品是没有办法去宣称功能的,但是我们现在看一下多少的食品:益生元的食品、益生菌的食品以及各种的营养食品,儿童的、老年人的、特殊人群的食品,在你的朋友圈,在营销当中去宣称包治百病的功能。

首先缺乏证据,我们去宣称功能的时候往往这个证据是没有的,没有适应症,也没有任何这种状况的改善。

另外专家是要特别注意的,过度包装、甚至神化个人或机构。现在有很多这样的营养、食品科学当中,食品工业当中的这种企业会去请专家,比如这是清华大学的专家,这是北京大学的专家,这是中科院的专家,这是复旦大学的专家,这是来自哪个医院的这种专家。

说实在话,就是食品企业要注意,你能请的专家,其实你能请多厉害的专家,中国因为专家也有很多,世界范围内的专家都有,那么这也并不能构成实际的商品的核心竞争力。

还有一个就是误解和过度解读科学文献。最近其实我自己都要个人检讨一件事就是,最近我分享了一个Science上的重要的研究——关于菌群和肿瘤的免疫疗法PD-1抑制剂的一个研究,就发现,在菌群给力的时候以及在抗生素使用的时候,PD-1免疫抑制剂的疗效都是不一样的。

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叫《请记住:今天利用细菌抗癌的时代正式开启》,突然之间这个就已经传遍整个微商圈了,都说:我们家的益生菌能抗癌,你看,你看,你看。

但是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后面的不靠谱,就可以对应上去了,这有多不靠谱。

我们先说放任渠道去无序宣传。这个主要会发生在一些已经规模比较大,甚至他的产品,比如说益生菌、益生元或其它一些营养物质的原料已经有足够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背书的时候。

比如世界500强的企业或者说是中国大型的企业,它能够去把握好这样的利益相关性。但是它在它的渠道当中没有做品牌管理,没有做科学传播的管理,那么使得利用它这样的原料去做一系列的经销商或者说下游的整个渠道乱象丛生。

还有混淆概念。混淆概念最典型的就是把一切关于肠道菌群的功能都等于自家的益生菌,这个我想我这句话放在这,很多人都会去反省一下自己的产品,益生菌能怎么样包治百病,能治便秘,能治肥胖,能干嘛干嘛,抗生素相关的腹泻……但是问题在于菌群等于益生菌吗?对吧。

还有一个就是从不正视产品的局限性。比如说安全性问题,这一阵子在热心日报当中有一个非常火,但是是一个Case Report,可以想见就是它最受关注,因为它已经成为热心肠日报当中被传播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就是有一个免疫非常低下的住院病人吃了酸奶,酸奶里面的细菌造成她的菌血症。

那么这些安全性的问题未来我们要不要开诚布公地提前说呢?如果你没有提前说,万一免疫非常低下,比如说一些婴幼儿、一些新生儿,你真的把益生菌给他吃了,他菌血症可能还好一点,如果未来变成了败血症,甚至更严重的一些情况,那这些没有提前说明的这些局限性会不会有一些法律上面的问题呢?我觉得都是要非常非常重视地去考虑的。

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亲身经历。如果我上一次减肥成功,就说我是吃什么东西减肥成功的,其实会有人信,对吧?大家会信吗?肯定还是会有一波人信,因为毕竟热心肠先生还是有一点点影响力。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我来做这样的亲身经历,其实我就违背了这种初心了。

大家要注意一下,比如说很多人在做益生菌宣传的时候,我的奶奶、我的谁谁谁就是吃了我的“益生菌”连癌症都没有了。这违背科学了,对吧?

所以呢,关于利益相关性的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去重视它,它会决定了这家企业能不能成为百年的企业品牌,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能够造福于患者、消费者的品牌,能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我们现在去做一些快的生意,挣一些快钱,其实可能不是很难,因为健康产业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直销企业或很多微商,它实际上很快就可以在一两年之内做到很大的规模,但是如果真正正儿八经要去做好的企业、高品质及口碑的企业,还是要充分把利益相关性、利益冲突这些原理给掌握了。

在我看来呢,就是说有极少数的品牌其实已经有一些开诚布公,比如说有一些科学家、一些严谨的科学家去做的一些产品。我认为现在在宣传上面以及包括在美国、在中国,我都看到有一些。

另外在奶粉行业我看到有一些有坚守的品牌,主要是一些大品牌会把宣传母乳喂养以及去促进孕妇先选择母乳喂养这个先放在前面,这都值得点赞。我觉得奶粉本身它的逻辑以及包括营养品的逻辑,实际上都是比较简单。

比如拿营养品来讲,在现代饮食当中没有办法很好地去满足人类所需的所有营养,所以有一些营养强化剂或营养补充剂是有市场的。那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就是吃不上奶,在这个时候呢,就是说有奶粉肯定还是有市场。

但是即便在做产品营销的时候把逻辑摆正,比如说在营养当中你把第一选择设计为鼓励人去改变他的整体营养结构,鼓励人去更多地去用生活方式、运动等等这样的改变和加强去促进自己的身体健康,去促进自己的肠道菌群健康,如果把这个先放在前面再去推广产品,这样的产品和这样的品牌、这样的企业是值得尊重的。

我们真的要特别注意菌群所带来的集体狂欢,我们包括我是一个狂热的菌群相关的支持者。为什么狂热呢?我认为菌群是我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去定义我们这个生态系统,必须要去深究而且现在秘密也逐步在揭开的一个领域。

而且呢,因为它主要长在肠道,肠道是我们代谢和吸收最关键的地方,我们吃进去的几乎所有的食物包括药物都需要在肠道当中被代谢和吸收,所以有微生物参与的这么一段消化道,它确实非常关键。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么多CNS的Cover——就是这些顶尖杂志上面的这个封面都在做菌群相关研究的介绍,但是我们不能在它早期的时候就把所有一切东西都跟它搭上关系,都跟产品搭上关系。

在中国已经被毁掉了很多词,干爹被毁掉了,临时工被毁掉了,甚至专家教授一定程度上有些时候都不是那么褒义了,保健品已经不是那么名声好的品类了,益生菌现在有这种趋势,那我们难道也要把菌群也给毁了吗?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来重视这个利益相关性的问题,利益冲突的问题,能够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忽悠是终究会走向死胡同的,我们可以看哦,这个老年日报给了我一个让我非常伤心的事情:70后已经在向往自由,60后在注重健康,60后已经是油腻的中国人要拿着那个保温杯泡枸杞的时候了,70后已经是老年了,那我这1980年出生的人……

所以啊,热心肠先生和老年朋友们正昂首走来,但是我这样的中老年人是懂一些健康的原理,我是有专业背景的,对吧?而且越来越多。因为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还是很有成就的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是不容易那么被忽悠了。

如果你继续做这样的生意,可能现在还能做个几年时间,那未来呢?而且现在信息的取得,包括我们这样做科普的人在源源不断地把科普的知识给传播出来,我想以后应该是没有那么容易忽悠了。

所以我现在开始也在一些我的科普当中也会做一些这样的相关插入。

像这一张“一图读懂”,就是关于婴儿肠道菌群,一图真的读下来,干货都在这上面。那这样的一图读懂如果我不做这么一个声明插播而放在中间的话,肯定会大量地被传播到微商圈或者说传播到做益生菌的这个行业当中。但是现在开始,我会有一些比较靠谱的声明先放在前面。

其实我讲了这么多,很多人会提一个疑问:热心肠先生,你从一开始说利益声明的时候,就说自己是个生意人,未来会去做一些产业上面的一些布局,那你为什么要讲这些东西?不是给自己的路给堵上了吗?

但是掌握这样原理的品牌和产品会越做越广的。而且我和我的团队正在做一些事情,基于我自己对这个理解,基于之前两三年的积累,基于我们的IT团队,我会把我们接下去的整个团队的商业只放在一个产品上面,这个产品就是大屏幕上面大家看到的叫“问问热心肠先生”。

我们会做一个基于从问答系统再到专家系统,最后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服务于专业人士,去服务于普通老百姓的一套“热心肠先生”。

也就是说,我未来会做成一个活生生的热心肠先生,但是还会有一个机器人的“热心肠先生”来服务于我们的专业人士和普通人。

举个例子来说,未来说“热心肠先生,给我找几篇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文献”。Ok,我就很快毫秒级就推给你了,因为我有一套非常好的数据系统;我过年回家送礼送什么呀?问问热心肠先生,对吧;我老婆怀孕了,该吃点什么呀?问问热心肠先生。

我会把中国乃至世界范围之内最好的产品、企业都把它给串联起来。

另外我和我的投资人希望利用“热心肠先生”的品牌以及我们的商业经验,因为我毕竟过去还有十几年的互联网创业经验,来一起做一个类似于孵化器,我们会在我们的体系当中用我的经验去一起设计产品。

当然大家也可能会有很好的产品,我们可以来投资金,还会有“热心肠先生”来站台,还会有我来帮你想怎么来做市场推广。

那么这些我们会逐步地展开投资的布局和产业的布局,这就是“热心肠先生”已经做到的以及未来要做的。

“热心肠先生”养成的这个过程当中,应该也是充满风风雨雨的。所以今天到最后我想收尾的时候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包括下午没有听到的人,其实此时此刻可能都很期待“一个学渣的故事”。

我上博士的时候都没有像过去两年看的文献多,我已经可能浏览的文献大概有两三万篇了,分享到《热心肠日报》的我们精选过以及我们编辑过的已经有5000篇了。就是说我都没有想到我这么一个“学渣”还能够因为这个文献的分享成为一个大家认为还不错的一个科普作者。

我前几天呢,回到清华去开了一个“学渣”证明。确实是“学渣”证明,大家看,其它的我都隐藏掉了,实在是不好意思示人。

你看就像第三行五个学分的微积分就考61分,一不小心还不及格,那五个学分要不及格就麻烦了,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确实还不是这个成绩单。说实话后来还是有一点给力的,因为后来我印象当中还拿过学习进步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意味着之前很渣嘛,后来有一点进步,所以鼓励你一下。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体育成绩。其实我之前在一个演讲当中公布过我是一个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者,我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所以从小到大,就是说走路你看台风也不是很好,所以体育肯定很弱的。但是在大学当中,大家看一下,到大四的时候我的体育居然取得了一个90多分的成绩。

在我人生当中我觉得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就因为这样的一个事情,从小到大  你都会有一个不是那么自信的一个过程。

比如说像一开始我觉得如果我要去跑3000米或者要跑100米,那就只能拿个60分,这还得老师给照顾一下。但我后来发现如果我去选一些能够用手臂力量的课程,我就可以取得70多分。所以我去选了羽毛球,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可以拿90多分了。

怎么讲呢?就是我后来发现,你有一个人生缺陷,有个缺憾,但是你可以用一个你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去弥补。就是我突然之间意识到这个坎儿能够过去。所以你知道在清华大学上完了以后,对我收获最大的不是拿到那张文凭,而是找到了自信,这种自信真的是很重要,在人生当中这是最大的一件事情。

第二大事情,其实我在从初中考高中的时候,其实高中都没有考得上,因为那时候在我们当地的一中有个保送生的考试录取150名,我大概接近160几名吧,那时候偏科特别严重。

但是后来经过努力,在高中有几年的变化,我可能走出我腿的残疾这么一个“黑暗”用了20年多的时间。从初中开始,其实主要是用了3年的时间,让自己也确实从一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年级第一名。

第三件事就是其实我有十年的创业经验,我今天这么有自信地在这边来分享利益相关性和一些创业的经验,但是事实上呢,在十年的创业过程中并不是有特别成功的一个经历,甚至当我要关掉上一家公司的时候,关掉那些业务的时候,实际上浑身是伤和浑身是血,我们有接近一千六七百万人民币的投资,加上我们自己挣来的钱就这么烧掉了,然后回归到本专业来创业。

我自己总结这三件事情,在我的人生当中,求学、我自己的身体以及创业的过程都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当中可能要经历的这么个波折,我想今天在“肠·道”这个舞台上面分享完这些故事,我也想激励一些人,包括年轻人、包括我们产业界的人一起来努力。

前阵子我请一个朋友,大家看好像这个朋友是王军啊,当然不是了,我自己写了一个自勉诗。那我想现在有一个很好的起点,我们有很好的团队,我们有丰富的经验。

现在呢,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也马上会有很强大的资本支持来一起来完成这个事儿,我祝福我自己和我的团队,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祝福我和我的团队,能够在这一次的创业过程当中把这件事情做成。

我也很高兴在这条路上这么快就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来跟我一起来养成这么一个中国肠道健康和科学营养领域这么一个激动人心的领域的事业。

这个事业我想不仅仅在产业上,而是在临床,在我们的动物营养,甚至在我们的农业种植领域等等都大有机会,我们一起来把握这样的机会,在中国拼出一番事业出来。

我努力没有让我们小秘书过来,但是确实还是很激动。因为中国人是很讲究仪式感的,就是我想,我为什么非常看重自己所创办的这么一个‘肠·道’演讲的平台呢?每一次我可以在这个地方分享一些心得,这个仪式感很强。

我们的老师比如像陈烨老师、Martin、蓉娅师妹、王军教授、还有两位年轻人一起在一个仪式感很强的地方来分享,我们是来论“道”的,所以大家看到我们是“肠”,但是更重要的是“道”。我希望在这个地方的道场是正能量的,带来的科普知识是靠谱的。

但是更多的未来我们在这条道路上面不管是做研究、做临床、做产业,全是在正道上面走的,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以及湖南科技出版社,以及感谢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

谢谢大家!

 

关键词
往期视频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