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研究论文
文章数:3968篇
孕前糖尿病
孕前糖尿病女性比例递增,孕期健康引关注
本研究分析了美国7670万余名分娩孕妇数据,发现从2000年到2019期间,各种类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这种增加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因此,随着人群中各种慢性病比例的增加,孕产妇的健康问题也有了新的特点,许多健康管理方案也需要随之更新。
孕前糖尿病
研究论文
剖宫产率
临床营养
Lancet:高剂量蛋白质对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没有益处,反而可能有害
蛋白质可能是危重病人维持肌肉质量和身体功能并改善临床结果的重要底物。然而,目前关于危重病人补充不同蛋白剂量的随机试验证据质量较低,高剂量蛋白质对危重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Lancet近日发表文章报告了EFFORT Protien试验的结果,发现对机械通气的危重症入院患者介于高剂量蛋白质并不能改善其存活率和住院时间,反而可能是某些亚组患者结局恶化。本研究促使人们重新评估危重症患者补充蛋白质的最佳剂量和给药时间,并评估哪些危重症患者亚组可能从高剂量蛋白质中获益
临床营养
研究论文
随机对照试验
危重病人
蛋白质
非必需氨基酸
Nature:补充丝氨酸或可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类,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非必需氨基酸(NEAA)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NEAA中丝氨酸和甘氨酸水平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降低,但这种代谢类型的机制驱动因素和下游结果尚不清楚。Natur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异常的丝氨酸稳态驱动糖尿病小鼠的丝氨酸和甘氨酸缺乏,确定了全身性丝氨酸缺乏和血脂异常是周围神经病变的新致病因素,未来或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新途径。
非必需氨基酸
脂代谢
糖尿病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研究论文
痔疮
哈尔滨医科大学:痔疮或可降低憩室病及IBS风险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程亮团队在Gut上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痔疮可降低憩室病及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风险,与GWAS分析及流行病学研究观察到的结果相反。
痔疮
研究论文
孟德尔随机化
憩室病
肠易激综合征(IBS)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国超1万个家庭数据,支持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病因,感染全球约50%的人口,与多种胃肠外疾病也密切相关。Hp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传播,其感染存在家族聚集性,家庭内传播是感染Hp的重要方式。因此,以家庭为单位防治Hp感染、遏制家庭内传播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我国是Hp感染和胃癌高发地区之一,然而,尚缺乏在我国一般人群中以家庭为基础的Hp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杜奕奇、李兆申及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丁松泽团队及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联合在Gut发表文章,在中国大陆29个省份对1万多个家庭进行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普通家庭的家庭聚集性Hp感染率较高,主要的传播来源可能是与已经受感染的家庭成员接触。本研究阐明了家庭聚集性感染对我国Hp防治带来的挑战,为基于家庭的Hp感染控制和管理提供了证据支持。
幽门螺杆菌感染
研究论文
公共卫生
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球蛋白受体
Gut: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或在酒精相关肝病进展中起关键作用?
酒精相关性肝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之一,由于对导致疾病发展的因素不完全了解,肝移植仍然是唯一可用的治疗方法。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Gut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人群和动物实验验证,发现酒精性肝炎患者肝脏中pIgR和IgA出现积累,提示IgA运输和分泌存在缺陷。而在没有pIgR的小鼠肠道中,低水平的IgA会加重酒精诱导的脂肪性肝炎。此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pIgR的肝脏过表达可以部分恢复肠道中的IgA水平,从而缓解没有pIgR的小鼠酒精诱导的肝病。总之,该研究表明由于肠道中IgA的抗菌防御受损,功能失调的肝脏pIgR会增强酒精性相关肝病,值得关注。
免疫球蛋白受体
酒精性肝损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细菌易位
β淀粉样蛋白(Aβ)
肠道来源的β淀粉样蛋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约占老年痴呆的60-70%,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进行性丧失,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原因在于对该病的病理机制仍不是很清楚。AD的主要分子特征是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但是中枢神经中Aβ的真正来源尚存在争议。近期国内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章静和杨竞课题组联合在Gut Microbe上发表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肠源的Aβ是AD中枢神经Aβ的重要来源,是肠脑轴参与调控AD发生的关键物质。
β淀粉样蛋白(Aβ)
肠道Aβ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和衰老
粪菌移植
妊娠期糖尿病
潘安+郑琰等:妊娠期肠菌动态变化与宿主的糖代谢有何关联?
先前多项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病因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但关于妊娠期肠道菌群动态变化及其与妊娠期糖代谢关系的研究资料尚不充分。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潘安、复旦大学郑琰及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各纳入120名GDM患者和健康人,在妊娠期间每间隔3个月采集受试者粪便和血液,通过问卷记录生活方式和饮食信息,发现妊娠晚期GDM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对照组不同,多种与膳食纤维发酵相关的物种与GDM状态和宿主葡萄糖代谢有关。总之,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从肠道菌群与宿主血糖互作的角度深入探究GDM病因,值得关注。
妊娠期糖尿病
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变量分析
奶牛养殖
毛胜勇等:奶牛胃肠道不同区域的物种组成和功能有何特征?
奶牛严重依赖其相关的胃肠道 (GIT) 微生物群来消化植物饲料,然而,奶牛GIT微生物组的区域特异性分类组成和功能以及饮食诱导效应的机制基础仍有待阐明。近日,南京农业大学的毛胜勇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收集12头饲喂牧草和谷物的荷斯坦奶牛10个GIT区域(采集120个食糜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发现GIT微生物群主要分四腔胃、小肠和大肠三个集群,GIT微生物组的不同区域呈现特异性营养系统和饮食驱动的代谢灵活性,以适应营养可用性和能量获取,值得关注。
奶牛养殖
胃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糖降解
肽聚糖
肽聚糖主动易位穿过肠道屏障,决定肠道菌群在宿主内的传播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是一种主要的肠道微生物信号,可穿过肠道屏障直接作用于宿主,影响行为、生理发育和炎症,PNAS最新研究表明肽聚糖可作为健康和疾病驱动因素,介导宿主-肠道菌群相互作用。
肽聚糖
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mcr-1基因或可改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肠道适应性,促其共生?
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mcr-1使大肠杆菌对粘菌素产生耐药,为其向泛耐药进化铺平了道路。近日,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研究人员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使用编码或不编码耐药基因mcr-1的质粒转化的同源大肠杆菌,评估mcr-1在无抗生素的情况下对肠道定植的影响,发现mcr-1及其类似物有利于大肠杆菌谨慎侵入肠道生态系统,削弱其致死作用,促进其生活方式转向共生平衡。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mcr-1基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耐药基因
肝内胆管癌
NEJM:Futibatinib治疗FGFR2重排的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癌是一种侵袭性癌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是主要的治疗选择,但高达2/3的患者复发,5年总生存率低于5%,晚期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约为1年。约14%的患者携带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融合或重排。Futibatinib是新一代FGFR1-4共价抑制剂,已被证明对FGFR改变及抑制剂耐药突变的肿瘤患者具有抗肿瘤活性。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近日发表了FOENIX-CCA2跨国2期研究结果,发现在既往治疗失败的在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的肝内胆管癌患者中,使用futibatinib具有可衡量的临床益处。考虑到肝内胆管癌是一种罕见的癌症,该研究的结果或可为futibatinib在该病患者中的使用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肝内胆管癌
研究论文
2期临床试验
开放标签
Futibatinib
肠道黏膜免疫
Nature子刊:膳食胆固醇如何影响肠道驻留浆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肠道固有层驻留的浆细胞(PC)分泌免疫球蛋白A(IgA),维持肠道微生物群的稳态和保护宿主免受肠道病原体的感染。肠道内PC功能的行使受到局部营养物质及其代谢物浓度等肠道环境影响。体外实验已经表明葡萄糖和亮氨酸能够促进PC分泌IgA,但体内情况下PC对营养的感知及IgA的分泌信号尚不清楚。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Immunology发表文章,发现了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代谢饮食中胆固醇产生的氧化甾醇调节浆细胞IgA产生的新机制,丰富了人们对饮食衍生的甾醇与IgA及肠道黏膜免疫间的相互作用,为通过饮食干预控制胆固醇摄入量以调节肠道免疫反应提供了思路。
肠道黏膜免疫
研究论文
膳食胆固醇
浆细胞
肠上皮细胞
植物菌群
Science:诱导植物根瘤共生信号传导的核心受体复合物被识别?
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中,豆科植物可为根瘤菌提供合适的固氮环境及生长所须的碳水化合物;作为回报,根瘤菌会将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满足豆科植物对氮元素的需求。而大多数其他植物则依赖外部提供或收集氮。多项研究发现活细胞会不断监测其环境以整合变化,并与邻近细胞和微生物沟通。但对于探索受体如何在协调下游反应的信号复合体中组装和发挥作用,仍未被充分揭示。近日,丹麦奥胡斯大学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开发纳米抗体合成法以驱动细胞表面受体组装和激活,进而操纵植物与固氮菌共生受体发挥作用,发现器官发生信号是由细胞内激酶结构域介导的,而感染则需要功能性外结构域。此外,还确定进化较远的大麦受体可激活根结节的器官发生,促使生物固氮工程进入谷物。
植物菌群
共生信号传导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固氮菌
癌症图谱
Cell:构建出全新癌症图谱或可揭示结直肠癌全貌?
借助肠镜和组织样本筛查是预防、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但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有些病理学家会借助染色来观察癌症组织的关键结构特征,有效推断癌症的阶段。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循环免疫荧光及多重成像技术,对肿瘤样本约1亿个细胞进行成像和分析,进而构建出了结直肠癌的大规模图谱,通过对肿瘤这种高清剖析,不仅深入地看清了肿瘤的组织学结构,而且还发现一种特殊结构(黏蛋白池)。总之,该研究有助于改进现有治疗手段,为未来的精准癌症疗法打下重要基础,值得关注。
癌症图谱
3D成像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肿瘤组织
个性化医疗
Nature子刊:以药代为中心创建的数字微生物新资源—AGORA2
人体微生物组会影响各种常用处方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结合微生物代谢的精准医学方法需要菌株和高分辨的、可扩展的计算模型。近日,爱尔兰高威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最新研究,提出了基因组规模代谢重建资源AGORA2(含7302个菌株),用于构建预测性的个性化微生物组模型,能够对药物治疗的工作原理和患者的反应进行计算机模拟,发现药物代谢在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他们自己的微生物群所驱动的。此外,基于AGORA2的计算机模拟能够识别与临床环境中的观察结果相关的单个药物的微生物和代谢过程。总之,该研究表明AGORA2能够分析人-微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未来可用于精准医疗,值得关注。
个性化医疗
药物代谢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微生物代谢
结肠癌术前化疗
术前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结肠癌手术效果及预后
术前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结肠癌手术效果及预后
结肠癌术前化疗
研究论文
随机对照试验
结肠癌
术前化疗
肝再生
短链脂肪酸或可促进肝脏再生
肝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依赖于细胞膜磷脂的生物合成。短链脂肪酸(SCFA)由细菌发酵产生,通过肠-肝轴传递,能够显著促进脂质生物合成,但细菌代谢产物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近日,德国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探究肠道细菌代谢产物如何促进肝脏再生,确定了肠道菌群是肝脏细胞膜磷脂生物合成和肝脏再生的关键。尽管该研究还处于临床前阶段,但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或其代谢物来改善肝脏手术患者的预后。
肝再生
肠道微生物组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肝部分切除术
进餐间隔
间歇性禁食或与减肥效果关系较小?
目前,很多人推崇通过间歇性禁食达到减肥效果,即将一天的进食时间(每天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间隔)限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如8小时)。近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发表最新研究,纳入547名成人在随访6个月内每天通过移动APP记录膳食量、进餐及睡眠时间,从基线前10年至基线后10个月的电子医疗记录获得其体重和共病信息,发现与体重长期变化强烈相关的是平均每天进食中、大餐的次数,而非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进食的时间间隔。总之,该研究表明体重的长期变化,可能主要取决于进食的频率,而非进食的时间,值得关注。
进餐间隔
体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进餐次数
大肠杆菌定殖
祁斌团队Cell子刊:糖蛋白BCF-1在调节细菌定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菌群定殖对于宿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促进菌群定殖的宿主因素尚不清楚。近日,云南大学祁斌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文章,通过线虫建立宿主-菌群相互作用模型,来确定线虫中调节大肠杆菌定殖的宿主因子。研究揭示N-糖基化蛋白(BCF-1)通过其菌毛蛋白YdeR直接结合大肠杆菌,并受到BMP/DBL-1信号通路的正向调控,从而调节大肠杆菌定殖和肠道菌群丰度。
大肠杆菌定殖
N-糖基化
研究论文
秀丽隐杆线虫
基础研究
META基因分型分析
Cell子刊:有效应对微生物META基因型分析陷阱的策略
在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中,基因多态性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分型、进化研究的主要序列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手段是将获得的序列信息通过特定开发的算法软件与已有的基因组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做出判断。然而,随着测序数据的海量增长,可对比数据库中参考基因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而二代测序获得短读序列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序列比对,必然会导致把基于序列比对的分析方法的短板无限放大,降低META基因型分析工具的性能。近期一篇发表在Cell子刊,Cell System的研究论文就针对该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对不同错误来源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评价,进而评估了几种不同的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目前META基因型分析的性能。这些研究结果对未来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META基因分型分析
序列比对
对齐唯一性
读取配对
数据库自定义
维生素D
JAMA子刊:高BMI或减弱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
包括大规模维生素D和ω-3试验(VITAL)在内的维生素D补充荟萃分析没有报告对癌症或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的主要终点有益处,但显示可能与基线体重有关。横断面研究也表明超重和肥胖与较高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有关。然而,基线体重指数(BMI)是否影响对补充维生素D的反应尚不清楚。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研究人员近日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研究文章,回顾并解释性分析了VITAL试验的数据,发现基线时高BMI影响维生素D药代动力学或生物利用受损,部分解释了先前试验中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对补充维生素D反应不佳的现象。
维生素D
研究论文
BMI
超重或肥胖
补充剂
脂肪酸
Cell子刊:肠道菌群产生的脂肪酸促进肥胖
Cell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及小鼠中,肠道共生菌Fusimonas intestini的丰度升高,后者产生的长链脂肪酸可通过损伤肠道上皮屏障,从而恶化小鼠的肥胖表型。
脂肪酸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肥胖
啮齿动物(小鼠)
术后抗生素治疗
Lancet: 阑尾炎术后2天的抗生素治疗即可有效控制感染
约30%的阑尾炎患者表现为复杂阑尾炎,即阑尾炎伴坏死、穿孔、脓肿或化脓性腹膜炎。复杂阑尾炎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感染并发症,但在全球抗生素耐药性风险增加的大背景下,抗生素使用的适当时间尚不清楚。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近日在Lancet发表了APPIC临床试验的结果,发现复杂阑尾炎术后2天的静脉注射抗生素在90天内的感染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并不劣于5天。本研究表明,在不影响安全的下,经充分的源头控制后,复杂阑尾炎术后不需要使用超过2天的抗生素。
术后抗生素治疗
研究论文
随机临床试验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结直肠癌
Nature子刊:监测CRC患者血液中ctDNA或有利于辅助化疗?
目前,不少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CRC)患者会自动接受术后辅助化疗,预防癌症的复发,然而,哪些患者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并没有得到澄清。近日,日本九州大学相关人员在Nature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使用Natera公司开发的Signatera检测了1039位II-IV期可切除CRC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发现手术后ctDNA阳性的II期和III期CRC患者能够从辅助化疗中显著获益。总之,该研究为未来基于ctDNA癌症相关指导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参照和见解,值得关注。
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DNA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辅助化疗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糖异生限速酶FBP1抑制NF-κB信号而抑制大肠癌的新机制
蛋白质磷酸化在许多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磷酸化通常由蛋白激酶和磷酸酶调控,一些能磷酸化可溶性代谢物的代谢酶也可作为蛋白激酶,但是否有代谢酶可行使蛋白磷酸酶的功能仍然不清楚。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是糖异生过程中的限速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水解为果糖-6-磷酸。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杨巍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国辉、广州大学王雄军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全林团队近日合作在Cell Research发表研究文章,揭示了FBP1此前未被认识到的蛋白质磷酸酶活性,并确定了FBP1介导的IκBα去磷酸化在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在结直肠肿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FBP1
果糖-1,6-二磷酸酶1
蛋白磷酸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Nature子刊:肠菌代谢物如何参与西式饮食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西式饮食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产生的代谢物有助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但涉及的细菌和代谢物以及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 发表研究文章,发现肠道中Blautia producta菌以及肠菌代谢物2-油酰甘油介导了西式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并揭示其分子和细胞层面的发病机制,为开发基于微生物组/代谢物的NASH治疗新策略提供了靶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研究论文
肠道菌群
肠菌代谢物
2-油酰甘油
热量限制(CR)
王立顺Nature子刊:热量限制的抗肿瘤作用或与肠菌有关
多项研究发现热量限制(CR)和间歇性禁食(IF)可降低患癌症的风险,也可重塑宿主肠道菌群。然而,肠道菌群是否在与CR或IF相关的抗肿瘤效果中起作用仍未知。近日,复旦大学王立顺团队在Nature Metabolism发表最新研究,构建了小鼠肿瘤模型,通过CR或者IF干预策略,发现CR的抗肿瘤作用(而不是IF),取决于肠道菌群的肿瘤浸润IFN-γ+CD8+ T细胞的积累,这种效果可能归结于乙酸的产生。总之,该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和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抗肿瘤免疫,并有助于CR的抗肿瘤作用。
热量限制(CR)
抗肿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膳食胆碱
膳食胆碱有助于缓解小鼠的阿尔兹海默症
胆碱在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脑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体自身合成的胆碱不足,需要通过膳食补充。Aging 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阿尔兹海默症(AD)小鼠中发现,缺乏膳食胆碱可增加体重,损伤运动功能及糖代谢,导致心脏及肝脏病理,并增加β-淀粉样蛋白累积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AD标志。
膳食胆碱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阿尔兹海默症
啮齿动物(小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Lancet子刊:枯草芽孢杆菌或可用于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可引起严重且致命的感染,并存在广泛的抗生素耐药性。有研究表明,1/4到1/3的的人群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永久性无症状携带者,去定植有助于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以往针对皮肤或鼻腔的去定植策略没有成功,而口服抗生素也不是适合的手段。此前的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特定的细菌间相互作用减少了小鼠体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道定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泰国诗威猜拉差蒙坤技术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Lancet Microbe发表文章,在泰国宋卡地区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口服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在不改变肠道菌群、不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的情况下消除95%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消除慢性或长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了潜在的益生菌策略。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研究论文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枯草芽孢杆菌
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