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双歧杆菌
文章数:97篇
子痫前期或子痫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与子痫前期/子痫的因果关联
子痫前期和子痫(PE)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全球的发生率为3%-8%,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PE的病因尚不完全清除,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病情随时间进行性恶化,只有分娩才能彻底治愈。肠道菌群在妊娠期间发生显著变化,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PE有保护作用,也有的研究结果相反。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刘正平团队近日在BMC Medicine发表研究文章,在欧洲人群的GWAS和肠道菌群测序数据中,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确定了双歧杆菌降低PE风险的因果关联,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对PE的保护作用提供了依据。
子痫前期或子痫
肠道菌群
孟德尔随机化
妊娠并发症
双歧杆菌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
补充双歧杆菌或可预防饮食诱导的肥胖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宿主的代谢,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肠道菌群调节也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策略。近日,韩国研究人员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文章,发现两种双歧杆菌与宿主肥胖相关,口服相关菌株可以通过调控宿主代谢过程改善饮食诱导的肥胖。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
双歧杆菌
长双岐杆菌
两歧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国内团队:双歧杆菌属或可调控巨噬细胞从而预防急性胰腺炎
重症AP(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危重的疾病,能导致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和持续的多器官衰竭和败血症。而肠道微生物在调节AP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参与AP相关炎症特定共生细菌的种类和机制的研究较少。近期Gut Microbes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双歧杆菌,特别是B.animali及其代谢产物乳酸盐能够显著抑制由于急性胰腺炎导致的胰腺损伤,并通过调控NF-κB和NLRP3信号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该研究阐明了双歧杆菌属在调控AP和其他免疫疾病中巨噬细胞的新作用。
双歧杆菌
乳酸盐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肠道菌群
计算机模型助力新生儿肠道菌群研究
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计算机模型实现新生儿早期肠道菌群变化与相关因素关联的预测模拟,揭示了肠道中氧含量与双歧杆菌的关联。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的丰度对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该模型,未来有望揭示更多的肠道菌群影响因素。
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剖宫产对婴儿肠道菌群影响知多少(综述)
既往研究认为剖宫产对婴儿的肠道菌群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否可以通过纯母乳喂养得以部分“抵消”,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结论。本综述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证据,认为纯母乳喂养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部分肠道菌群,但对于拟杆菌的恢复可能无效。
肠道菌群
综述
肠道拟杆菌
剖宫产
纯母乳喂养
CRISPR
PNAS:双歧杆菌的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共同影响CRISPR的基因组编辑结果
双歧杆菌是人肠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共生细菌属,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PNAS发表的文章,利用内源性I-G型CRISPR-Cas系统,并采用外源性CRISPR碱基编辑器进行乳双歧杆菌的基因组工程,证明基因组和外源性背景都会驱动不同菌株的编辑结果。本研究结果提示,菌株间的变异会影响基因组编辑的部署,强调了为不同的细菌菌株开发个性化的基于CRISPR的基因组工程方法的必要性。
CRISPR
双歧杆菌
表观遗传学
B. animalis subsp. lactis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Infantis
菊粉型果聚糖
菊粉型果聚糖对双歧杆菌丰度和肠道功能的影响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50项研究(共涉及2525名受试者)的数据,菊苣来源的菊粉型果聚糖(ITF)可增加健康人的双歧杆菌丰度,增加健康成人的排便频率,降低健康儿童的粪便硬度。
菊粉型果聚糖
荟萃分析
双歧杆菌
婴儿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在人乳寡糖中群落组装的优先效应
这是发表在ISME上的一份工作,作者通过基因组预测和体外培养试验,揭示了婴儿型双歧杆菌在以人乳寡糖(HMO)为底物的条件下的群落组装特征。其中,优先效应在群落组装中贡献较大,两歧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对HMO利用力强,短双歧杆菌可独占HMO下游产物岩藻糖以进行增殖。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宏基因组数据也显示短双歧杆菌的丰度较高。
婴儿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群落组装
优先效应
肠道通透性
新生儿肠道菌群或影响早产儿肠道屏障成熟
“肠漏”或高肠道屏障通透性问题在早产新生儿中很常见。微生物群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验证。本研究通过队列设计和连续采样监测,发现肠道中双歧杆菌在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肠道菌群干预预防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内的肠道疾病。
肠道通透性
研究论文
早产儿
肠道屏障
双歧杆菌
生酮饮食
肠道菌群+血清炎症标志物可预测癫痫儿童对生酮饮食的应答
EBio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28名药物难治性癫痫儿童进行3个月的生酮饮食干预后发现,在干预期间,肠道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及短双歧杆菌)及血清TNF水平升高的儿童更可能对生酮饮食产生应答。
生酮饮食
难治性癫痫
双歧杆菌
TNF
研究论文
双歧杆菌
成年人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观点)
很多研究都揭示了双歧杆菌作为在生命早期定植肠菌的有益作用,但关于双歧杆菌对成人健康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的这篇观点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推荐专业人士关注。
双歧杆菌
极早产儿
Cell子刊:双歧杆菌促进极早产儿肠道菌群成熟
益生菌干预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包括用于早产儿以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Cell Host & Microbe发表的文章阐述了采用包含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混合配方(短双歧杆菌HA-129、两歧双歧杆菌HA-132、婴儿双歧杆菌HA-116、长双歧杆菌HA-135、鼠李糖乳杆菌HA-111),可以修复极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促进菌群成熟至足月婴儿水平,并减少炎症反应。
极早产儿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
有症状和无症状的肠毒性大肠杆菌携带者,肠道微生物组成不同
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儿童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这些细菌通常在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都存在。mBio近期发表的研究中,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描述了48例有或无症状的ETEC感染的儿童和成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组。结果发现,有症状患者的微生物组成有明显的改变,而且临床上相关的几个抗菌素耐药性基因的出现也受到影响。本研究为今后研究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对胃肠道疾病进展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道微生物组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
双歧杆菌
链球菌
双歧杆菌
华南理工大学:双歧杆菌作为功能食品的可能性 (综述)
华南理工大学吴虹团队研究成果。双歧杆菌是最早定殖在人体肠道的菌群,其丰度和丰富度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最近,有研究表明,其可以介导机体多种代谢途径,但是其作为功能食品的潜力尚不清楚。本文全面介绍了双歧杆菌的特点、定殖方法、安全性以及现有的局限性。
双歧杆菌
阴道菌群
JAMA子刊:雌二醇调节绝经后阴道菌群,效果好
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对于有泌尿生殖道症状的女性来说,使用雌二醇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阴道菌群结构,降低阴道pH。而直接用低pH的阴道保湿剂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阴道菌群
研究论文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儿童肠道菌群
儿童生命早期肠道菌群或与行为发展有关
本研究通过对儿童队列的长期随访,描绘了儿童肠道菌群的变化轨迹,并发现其中普氏菌的丰度与儿童外化行为之间的关联。
儿童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双歧杆菌
普氏菌属
外化行为
光热治疗
用于光热癌症免疫治疗的纳米工程双歧杆菌
Nano Letters近期发表的文章,开发出具有光热转换能力的纳米工程细菌,靶向定植肿瘤,体外可穿透的近红外激光可以激发光热转换,有效导致小鼠肿瘤消退。
光热治疗
纳米工程细菌
双歧杆菌
婴儿食物过敏
婴儿食物过敏或与肠道菌群相关
本研究发现,在婴儿期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其未来是否发生食物过敏存在关联。或许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的潜在机制。
婴儿食物过敏
研究论文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IgE-mediated
双歧杆菌
王军军团队:木聚糖如何缓解猪膳食纤维缺乏引起的菌群紊乱?
研究发现低膳食纤维摄入会干扰肠道微生物群落,破坏黏液屏障,促进病原体易感性。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团队的研究成果,利用猪模型研究饲粮纤维缺乏对猪回肠和粪便微生物群的时间响应。此外,团队还进一步研究了膳食抗性淀粉、β-葡聚糖和木聚糖在整个胃肠道内缓解肠道失调的潜力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缺乏可引起益生菌缺失和SCFA产量损失,同时促进潜在病原体的产生。在几种干预中,木聚糖干预可以通过选择性地促进假小链双歧杆菌的生长,部分恢复膳食纤维缺乏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肠道环境正常化。本研究结果提示,膳食纤维驱动的微生物群代谢或可介导微生物群和肠道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
双歧杆菌
木聚糖
膳食纤维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如何利用母乳寡糖促进自身定殖
外源微生物在体内的定殖是益生菌摄入的重要前提。母乳中含有丰富的HMOs可能与菌群的定殖有关。本文利用小鼠模型,探究了HMO和其代谢菌MP80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证实了MP80对HMO的依赖性。并且,HMO+MP80两者协同作用还改变了小鼠本身的菌群结构,激活抗炎通络,保护结肠。
双歧杆菌
人乳寡糖(HMO)
双歧杆菌
Nature子刊:母乳相关双歧杆菌产生的芳香族乳酸或可影响新生儿免疫
母乳喂养对塑造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影响生命早期免疫发育。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各种方式影响宿主的生理,比如通过微生物代谢物。然而,目前关于母乳依赖的微生物代谢物介导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Nature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证明了能利用母乳寡糖的双歧杆菌物种,通过一种以前未被识别的芳香乳酸脱氢酶(ALDH),在婴儿肠道中产生大量的芳香族乳酸,包括吲哚乳酸(ILA)等,粪便中这种代谢物的浓度与婴儿粪便激活AhR的能力相关。进一步研究证明,ILA通过AhR和羟基羧酸受体3依赖途径影响体外免疫功能,提示母乳相关的双歧杆菌通过生产芳香乳酸影响早期生命免疫系统。
双歧杆菌
芳香族乳酸
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添加低聚糖或可改善婴儿肠道微环境
本研究发现含低聚糖的婴儿配方奶粉,可以使婴儿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特征更接近母乳喂养的婴儿,具有强大的双歧杆菌生成作用,减少粪便病原体,并改善肠道免疫反应。
配方奶粉
母乳喂养
研究论文
低聚糖
肠道菌群
益生元
下一代益生元可特异性富集双歧杆菌,抑制艰难梭菌
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使用益生菌或合生元治疗艰难梭菌感染。Gut Microbes发表的研究中,双歧杆菌和Gal-β1,4-Rha能够在体外抑制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并能缓解艰难梭菌结肠炎小鼠体重的降低。因此,本研究结果或为建立一种基于下一代益生元和益生菌联合治疗艰难梭菌结肠炎的新方法提供借鉴。
益生元
益生菌
双歧杆菌
艰难梭菌
微生物组
免疫发育
Cell:双歧杆菌对生命早期免疫发育的积极影响
生命早期的免疫-微生物互作可影响过敏、哮喘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风险。Cell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缺乏双歧杆菌及其母乳寡糖利用基因,与生命早期的系统性炎症和免疫失衡相关,但给婴儿补充一种益生菌——婴儿双歧杆菌EVC001可缓解这一问题,并揭示了该菌调节免疫的潜在分子机制。这些发现为深入理解双歧杆菌对生命早期免疫发育的调控作用和机制,以及研发相关干预方法,带来了新启示。
免疫发育
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生命早期
益生菌制剂
一种混合益生菌制剂疗效面面观(综述)
本研究总结了一款益生菌制剂的各项研究进展,其在腹泻治疗和预防、增强免疫、降低感染、提高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等方面被证明疗效较好。同时作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种益生菌对口腔念珠菌病、湿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
益生菌制剂
综述
儿童
腹泻
感染性疾病
母婴菌群传递
陈卫院士团队:聚焦母婴肠道双歧杆菌类群
江南大学陈卫团队与爱尔兰Teagasc 食品研究中心Catherine Stanton合作,在Gut Microbes发表文章,阐述母婴间肠道菌群的关系,特别是双歧杆菌类群,值得关注。
母婴菌群传递
双歧杆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配方奶粉
国内团队:高棕榈酸酯配方奶粉或对婴儿神经发育有益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清华万科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伊利集团团队共同开展的临床试验表明,在配方奶粉中添加sn-棕榈酸酯,或可提高婴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丰度,并对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有益。
配方奶粉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双盲对照实验(RCT)
婴儿
婴儿肠道菌群
一文读懂新假说:母亲饮食结构如何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综述)
本综述通过现有文献证据阐明了母亲饮食结构、母亲肠道菌群、母乳菌群及婴儿肠道菌群四个物质之间潜在的关联。由于婴儿肠道菌群结构可能对长远的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如果该假说成立,通过干预母亲饮食结构调整婴儿肠道菌群结构,势在必行。
婴儿肠道菌群
综述
婴儿
母亲饮食结构
双歧杆菌
肠道炎症标记物
菊粉型果聚糖或可减少肥胖者的肠道炎症
菊粉型果聚糖(ITF)是一种益生元膳食纤维(DF),通过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可能对健康有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发现,肥胖患者接受为其三个月的ITF干预后,肠道炎症相关的粪便标记物钙卫蛋白浓度降低,双歧杆菌丰度升高。
肠道炎症标记物
膳食纤维
钙卫蛋白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合成生物学在双歧杆菌工程化中的应用 (综述)
Biotechnology Advances发表综述,对双歧杆菌进行量身定制的功能强化、改造进程进行了全面解析。重点关注合成生物学各种手段的优劣,例举了大量工程菌在食品和生物医学中应用的实例。双歧杆菌工程化的思路和流程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益生菌。进行机理研究的学者不妨读下。
双歧杆菌
益生菌工程化
合成生物学技术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