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肿瘤免疫治疗
文章数:86篇
肿瘤免疫治疗
Cell子刊:阻断IL-6可降低免疫治疗的肠道毒性,并增强抗肿瘤免疫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可能诱导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Cancer 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接受ICB治疗并发生免疫相关小肠结肠炎(irEC)的肿瘤患者中,发现IL-6表达、中性粒细胞及趋化标志物显著增加,且Th17细胞富集。在肿瘤小鼠中,阻断IL-6可减少肿瘤中的Th17细胞、巨噬细胞及髓系细胞,并增加Th1及CD8+ 效应T细胞的肿瘤浸润,从而缓解ICB诱导的irAE,并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IL-6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抗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治疗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肿瘤免疫治疗应答(综述)
北京友谊医院的李琴团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济团队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临床前动物模型、前瞻性、回顾性队列研究及临床试验中,肠道菌群与肿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应答的关联,并讨论了肠道菌群通过自身及代谢产物调节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机制,最后展望了联合肠道菌群与ICI的潜在治疗策略。
肿瘤免疫治疗
综述
菌群-免疫互作
维生素E
维生素E如何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维生素E可增强免疫检查点疗法(ICT)在肿瘤患者及肿瘤小鼠中的疗效。机制上,维生素E通过靶向抑制树突细胞检查点SHP1,以促进树突细胞活化,从而增强树突细胞诱导的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另外,维生素E与肿瘤疫苗或化疗联用,均可进一步增强ICT在肿瘤小鼠中的疗效。
维生素E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无菌动物
魏泓团队:人源化无菌小鼠模型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哪番作为?(综述)
共生菌群被认为与癌症免疫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利用肠道菌群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免疫治疗,基于传统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往往无法很好的在人体转化。因此,用于筛选和评估免疫治疗相关功能性细菌的先进动物模型正在迅速发展。近期,中山大学的魏泓团队近期在Antioxidants and Redox Signaling发表文章,描述了共生菌群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探讨了无菌小鼠模型和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价值。团队基于重度免疫缺陷,进行人源免疫系统重建、肿瘤的人源化,构建生成人源化无菌小鼠模型,用于肿瘤生物治疗抗体的辅助筛选系统。总之,人源化无菌小鼠模型为准确筛选和评价功能性菌株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提供有力支持。
无菌动物
综述
医学研究
无菌小鼠模型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哪些肠道细菌与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答相关
Genom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65名接受免疫检查抑制剂(ICI)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鉴定了与应答相关的粪便细菌分类群。在无菌肿瘤小鼠中,相比于移植不应答患者的粪菌,移植应答患者的粪菌可显著降低接受ICI治疗后的肿瘤生长。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队列研究
PD-1单抗
肿瘤免疫治疗
Nature:O药+Y药治疗胃食管癌并未优于化疗
CheckMate 649是一项胃食管癌一线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相比于化疗,纳武单抗+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Nature上发表了CheckMate 649试验的最新长期随访结果,在最少24个月的随访后发现,无论PD-L1的表达量,相比于化疗,纳武单抗+化疗仍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但相比于化疗,纳武单抗+伊匹单抗则无法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3期临床试验
纳武单抗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副干酪乳杆菌sh2020改善小鼠的大肠癌免疫治疗
复旦大学王立顺和上海交通大学陈国强院士与团队在Gut Microbes上发表文章,筛选并分离出新型副干酪乳杆菌sh2020,与anti-PD1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sh2020或可作为辅助治疗提高anti-PD1的临床获益。
结直肠癌
副干酪乳杆菌sh2020
益生菌
肿瘤免疫治疗
anti-PD-1
肿瘤免疫治疗
Nature子刊:丁酸梭菌可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肾细胞癌的疗效
CBM588是一种含有丁酸梭菌的活菌产品。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临床1期研究结果,在29名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中发现,补充CBM588可增强纳武单抗+伊匹单抗的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肿瘤免疫治疗
伊匹单抗
纳武单抗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肿瘤免疫治疗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可影响黑色素瘤患者对PD-1单抗治疗的应答
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94名接受PD-1单抗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现,治疗前(而非治疗后)的肠道菌群特征与临床应答相关。综合本研究中的队列及已发表研究中的4个队列进行荟萃分析,鉴定出以放线菌门及毛螺菌科/瘤胃球菌科富集为特征的菌群与较好的临床应答相关,而与系统性及肠道炎症相关的革兰氏阴性菌的富集与较差的临床应答相关。另外,毛螺菌科及链球菌属的富集分别与较好及较差的预后相关,并与不同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相关。尽管菌群特征与患者对PD-1单抗的应答的关联受到地理因素影响,基于多个队列的菌群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可预测不同队列的患者对PD-1单抗的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PD-1单抗
菌群-免疫互作
肿瘤免疫治疗
益生菌胞外多糖或可强化肿瘤免疫治疗
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OLL1073R-1产生的胞外多糖(EPS-R1)可通过诱导CCR6+ CD8+ T细胞,从而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表达CCL20的小鼠肿瘤中的疗效。而在表达CCL20的癌症中,CCR6表达与患者更好的预后相关。
肿瘤免疫治疗
乳杆菌属
胞外多糖
菌群-免疫互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免疫治疗
Nature子刊:肠道Akk菌丰度或可预测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
除了PD-L1的表达之外,目前缺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应答的其它生物标志物。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338名接受一线或二线PD-1/PD-L1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中发现,治疗前的粪便菌群中的Akk菌丰度与预后(客观应答率及总生存期)相关,其中,Akk菌的存在与更好的预后相关,但过高的Akk菌丰度(与抗生素使用相关)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AKK菌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预测标志物
肿瘤免疫治疗
Nature Reviews:如何优化大结直肠癌免疫治疗(2021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年度回顾文章,总结了过去一年里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几项重要相关研究(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99841262)(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72848092)(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62023402),涉及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饮食-菌群-免疫互作等基础研究。
肿瘤免疫治疗
综述
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肠道菌群可能影响肝胆癌症患者对PD-1单抗的应答
北京协和医院的赵海涛团队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纳入30名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及35名进展期胆管癌患者,在一线治疗(吉西他滨+顺铂)进展后接受PD-1单抗治疗,发现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与其对PD-1单抗的应答相关,并鉴定出了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相关的肠道细菌分类群。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PD-1单抗
肝细胞癌
胆管癌
肝细胞癌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肝细胞癌的免疫疗法(综述)
在过去5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肿瘤免疫疗法显著改变了肝细胞癌的治疗方式。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肝细胞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组成,并讨论了免疫微环境如何影响患者对肿瘤免疫疗法的应答,同时列举了现有及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肝细胞癌
综述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改善大肠癌肝转移免疫治疗,树突细胞或是突破口?
95%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非错配修复缺陷(pMMR),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治疗不应答。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pMMR结直肠癌肝转移小鼠同样对ICB不应答,其机制可能是肿瘤微环境中活化T细胞及树突细胞的缺失。利用Flt3配体增加树突细胞的肿瘤浸润,可增强ICB的疗效。
肿瘤免疫治疗
错配修复缺陷
结直肠癌肝转移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FMT
Cell子刊:粪菌移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观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是几种癌症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这种免疫疗法对大多数患者没有作用。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成会影响ICPI反应。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的观点文章,对最近的两项FMT增强ICPI癌症疗法进行了简要评论,提出粪菌移植可增加患者中ICPI反应性,为肿瘤治疗中微生物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FMT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抗生素或有益于肝癌免疫治疗
Liver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450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发现,在开始ICI治疗前后30天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客观应答率及疾病控制率无显著变化,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抗生素
肝细胞癌
队列研究
工程菌
Nature:靶向肿瘤的工程菌“变废为宝”,强化免疫治疗
Natur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种可靶向性定植于肿瘤中的工程益生菌。该菌能持续地对肿瘤微环境进行代谢调节、“变废为宝”,将肿瘤的代谢废物转化为能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L-精氨酸,从而有效增强抗PD-L1免疫治疗对小鼠肿瘤的疗效。相关成果有临床转化潜力,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工程菌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T细胞
小鼠
肿瘤治疗
Science子刊:靶向抑制5-羟色胺或可增强PD-1单抗的疗效
血小板产生的外周5羟色胺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尚未明确。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敲除色氨酸羟化酶1(TPH1,5羟色胺合成的限速酶)以抑制小鼠的外周5羟色胺产生,可抑制胰腺癌及结直肠癌的皮下及原位接种模型的肿瘤生长。机制上,5羟色胺可通过serotonylation修饰(谷氨酰胺与5羟色胺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增加PD-L1的表达。抑制血小板的5羟色胺摄取及储存(氟西汀)或抑制TPH1活性(telotristat)可在胰腺癌及结直肠癌的皮下接种小鼠模型中,增强PD-1单抗的治疗效果。
肿瘤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5羟色胺
肿瘤免疫治疗
JAMA子刊:PD-1/PD-L1单抗对微卫星稳定的肝转移结直肠癌无效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在95名接受PD-1/PD-L1单抗治疗的微卫星稳定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肝转移患者的客观应答率(ORR)、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显著差于非肝转移患者。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PD-1/PD-L1单抗
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治疗
中山大学:靶向DKK1或可增强PD-1单抗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
Dickkopf 1(DKK1)与肿瘤进展相关。来自中山大学的丁培荣团队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现,肿瘤组织中的DKK1表达增加与复发及CD8+ T细胞的浸润减少相关,而血清DKK1表达增加与较差的PD-1单抗治疗效果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靶向DKK1或可恢复结直肠癌患者对PD-1单抗的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错配修复缺陷
肿瘤免疫治疗
靶向肠道菌群,缓解癌症免疫疗法引起的结肠炎(观点)
Trends in Cancer上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讨论了肠道菌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疗效及毒性的影响,以及通过靶向调控肠道菌群(尤其是增加产丁酸菌)治疗ICI诱导的结肠炎的潜在可能。
肿瘤免疫治疗
其他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
菌群-免疫互作
房静远团队: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应答及免疫治疗的复杂互作(综述)
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可能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理解背后的机制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团队在Trends in Cancer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宿主肿瘤免疫应答的复杂互作机制,并概述了肠道菌群对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的疗效、预后及毒性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最后讨论了基于靶向肠道菌群的肿瘤精准治疗策略。
菌群-免疫互作
综述
肿瘤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于君团队: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综述)
香港中文大学的于君团队在Gut Microbe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对3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包括过继免疫细胞转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的影响,并讨论了3种菌群靶向调控策略(包括饮食干预、补充益生菌及粪菌移植)以改善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的潜能。
肿瘤免疫治疗
综述
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或能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JCI insigh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生酮饮食诱导产生的酮体——3HB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PD-L1表达,并促进CXCR3+ T细胞扩增,从而在小鼠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并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PD-1单抗及CTLA-4单抗的治疗效果。
生酮饮食
研究论文
肿瘤免疫治疗
PD-1单抗
基础研究
癌症
金橙橙等:微生物组与肿瘤微环境(综述)
虽然肠道微生物组已被确定为癌症发展和治疗反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调节因子,但微生物组在癌症中其他身体部位的作用尚不清楚。新的证据表明,在多种癌症中,局部微生物群构成了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黏膜部位的癌症,包括肺、皮肤和胃肠道。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金橙橙、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Chen Zhao及研究团队在Protein & Cell发表综述文章,旨在对有关肿瘤组织中微生物群及其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
癌症
微生物组
综述
基础研究
肺癌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大肠癌术后植入生物高聚物,有效激活机体免疫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CRC)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局部复发或远端转移,进展期CRC的手术切除疗效受到限制。来自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Wantong Song、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房学东及研究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其设计了一款生物高聚物免疫抑制物,在手术切除CRC后植入手术部位,可逐步释放瑞喹莫德(R848)和抗-OX40抗体(aOX40),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物高聚物
肿瘤免疫治疗
癌症
菌群对肿瘤发展、抗肿瘤免疫及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综述)
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及胰腺癌等癌症中,肠道菌群对肿瘤发生发展、局部及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应答、PD-1单抗及CTLA-4单抗等肿瘤免疫治疗的调控机制。
癌症
综述
肿瘤免疫治疗
菌群-免疫互作
循环肿瘤DNA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tDNA或可预测胃癌免疫治疗效果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东生团队与徐瑞华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46名接受PD-1单抗治疗的胃癌患者中发现,循环肿瘤DNA(ctDNA)的数量、突变频率及特定基因的突变状态可能影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应答率,另外,ctDNA中特定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循环肿瘤DNA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改善癌症免疫治疗,菌群调节从何入手?(综述)
肠道菌群与癌症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应答密切相关。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直接方式(粪菌移植、抗生素、益生菌、合生制剂、特定菌群组合、噬菌体)及间接方式(饮食干预、膳食纤维、发酵食品等)调控癌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以提高患者对ICI治疗的应答,同时对于开始ICI治疗前的患者及医生给出了一些广泛的建议。
肿瘤免疫治疗
immunotherapy
gut microbiome
microbiota
Nutr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