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糖尿病
文章数:246篇
5-氨基戊酸甜菜碱(5-AVAB)
5-氨基戊酸甜菜碱(5-AVAB)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扮演什么角色?(综述)
5-氨基戊酸甜菜碱(5-AVAB)是一种与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三甲基化化合物,可能由内源性产生,并与某些食物(如全谷物)的饮食摄入有关。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发表的综述文章,重点讨论了5-AVAB在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的代谢作用,并回顾了5-AVAB和相关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等。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评估其在大脑、心脏和整个人类健康中的细胞效应和分子机制。
5-氨基戊酸甜菜碱(5-AVAB)
胎儿大脑发育
糖尿病
癌症
肝功能
饮食环境
家附近的快餐店越多,糖尿病风险越高?
PLoS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分析了来自南亚的1.2万名参与者的数据后发现,住所300米范围内的快餐店密度及住所100米范围内有至少一家快餐店,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
饮食环境
糖尿病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女性产后2型糖尿病风险
预防妊娠期并发症,不仅对围产期健康有益,对女性的长期健康也有影响。本研究通过人群数据分析发现,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未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并且这种风险变化能够持续35年之久。因此,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应该更加注意开展常规的糖尿病筛查。
妊娠期糖尿病
研究论文
女性
糖尿病
糖尿病
坚持健康饮食,可削弱不健康代谢物与糖尿病的关联
Diabetologia发表的这项基于美国西班牙/拉美裔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了与健康饮食呈负相关的8种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糖尿病风险正相关,但遵循健康饮食模式可削弱甚至消除这种关联。这些发现再次强调了健康饮食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关键作用,并为相关饮食干预提供了潜在的代谢物靶点。
糖尿病
饮食模式
代谢物
前瞻性队列研究
进食时间
糖尿病患者减少心血管死亡,什么时候吃什么或很重要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在超过4000名糖尿病患者中发现,不同时间段(上午、下午或晚上)的不同种类食物(包括土豆、含淀粉蔬菜、全谷物、绿叶蔬菜、牛奶、加工肉类)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相关。
进食时间
研究论文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全因死亡率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调控胰腺生长和功能
肠道菌群在调节机体物质能量代谢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胰腺是参与机体能量代谢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肠道菌群与胰腺发育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上仍有待深入的探究。近期一篇发表在Diabetes上的研究论文,通过正常饮食、高脂饮食以及高脂饮食联合抗生素建立小鼠模型,探究了肠道共生菌与胰腺发育、功能和肠道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可以导致胰脏发育和功能的一系列的改变,这些改变依赖于肠道共生菌的存在。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肠道菌群的改变可以导致胰腺生长、外分泌功能和肠道内分泌功能的变化,这可能是肥胖和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肠道菌群
胰腺生长
胰腺外分泌功能
肠道激素
高脂饮食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或更需要定制个体化饮食干预
饮食调整对于管理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但许多患者单靠饮食无法实现临床目标。BMC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根据临床和微生物组学特征来预测个人餐后血糖反应(PPGR),并构建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个性化饮食定制(PPT饮食),随后招募23位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人进行随机交叉试验。两周的交叉试验中,PPT饮食显著改善患者的餐后血糖。利用PPT饮食干预6个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血糖控制和代谢指标。
糖尿病
饮食干预
临床试验
脂肪组织
Cell:肥胖削弱脂肪可塑性,增加代谢疾病风险(综述)
脂肪组织,俗称“脂肪”,过去脂肪组织被视为能量储存的被动部位,但现在我们认识到,脂肪组织参与调节全身生理的许多方面,包括食物摄入和能量平衡、胰岛素敏感性、体温和免疫反应。近期发表于Cell的一篇综述讨论了脂肪组织的功能,文章强调了脂肪组织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生理刺激可诱导脂肪组织代谢、结构和表型的显著改变,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肥胖导致脂肪组织可塑性受到限制,降低了机体抵御相关危险因素的能力,增加了心脏代谢疾病及肥胖相关后果的风险。
脂肪组织
肥胖
糖尿病
糖尿病
从低碳水变为高碳水饮食,血糖适应需数周
在进行糖尿病诊断的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之前,推荐每天摄入150g碳水化合物,为期3天。Diabetes Car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到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生理适应可能需要数周时间,这一发现提示我们饮食结构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测试的准确性。
糖尿病
低碳水化合物
高碳水饮食
血糖适应
胰岛炎症
Nature子刊:肥胖导致微生物DNA在胰岛积累触发胰岛炎症
肥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威胁之一,其一个重要特征是导致包括脂肪组织、肝脏、胰脏等很多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已有证据显示肥胖和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都具有胰岛慢性炎症的情况,但是肥胖导致胰岛慢性炎症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近期一篇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显示,胰岛的Vsig4+巨噬细胞在肥胖介导的胰岛慢性炎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肥胖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以及肠屏障的损伤,使得肠道菌群分泌的携带有肠道菌DNA的胞外囊泡(mEV)可以透过肠屏障到达内脏系统。肥胖和长期高脂饮食导致胰岛Vsig4+巨噬细胞的减少,使得该类型巨噬细胞对mEV的清除能力下降。mEV进入β细胞,积累了大量的细菌DNA,通过cGAS/STING通路促进了胰岛慢性炎症的发生。这一研究成果为肥胖导致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胰岛炎症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胞外囊泡(mEV)
胰岛β细胞
肠道菌DNA富集
膳食蛋白质
国内团队:各类食物蛋白摄入多少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目前近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秦献辉作为通讯作者在BMC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同来源蛋白质摄入量与新发糖尿病存在不同类型曲线关联,但总体而言都有一定范围摄入对应的糖尿病风险较低,过多和过少蛋白摄入都不好。
膳食蛋白质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妈妈孕期连续血糖监测有好处(综述)
对有糖尿病合并症的孕妇来说,如何在孕期控制好血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该系统分析总结了目前国际上推广较多的“连续血糖监测”方案对其母婴结局的影响。发现在部分指标上具有积极的影响。未来可扩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样本量,开展进一步的确认研究。
糖尿病
连续血糖监测(CGM)
荟萃分析
新生儿出生体重
剖宫产率
脂肪胰
Nature Reviews:脂肪胰研究进展(综述)
近期发表于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一篇综述就胰腺内脂肪沉积(IPFD)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脂肪胰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促进研究进展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临床实践。
脂肪胰
肥胖
糖尿病
中枢节律
Science子刊:熬夜更怕吃夜宵
现代工业化生活中,夜晚加班是一种常态。众所周知,经常加夜班的人具有更高的发生二型糖尿病的风险。但无论是从生活习惯、家庭条件、遗传背景或者社会地位均不能有效的解释这一情况的发生,提示有其他更为直接的原因导致夜班人群糖代谢异常。人群和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晚上进食会显著损害血糖耐受能力,提示中枢节律和外周节律混乱可能是潜在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并没有人群实验证明这一假设。近期一篇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的研究工作,通过针对特定人群进行严格的昼夜节律和进食节律的测试和评估,发现夜间进食是导致夜班人群血糖代谢异常的主要诱因,正常的进食节律可抑制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这一研究结果对于通过临床行为干预夜班人群血糖代谢异常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枢节律
外周节律
糖耐量受损
进食节律
夜间进食
减肥手术
减肥手术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提升促进糖尿病缓解
Diabetes Car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对29名接受胃旁路术的肥胖糖尿病患者进行2年随访后发现,患者术后的β细胞功能随时间而变化,且术后的β细胞功能提升可驱动糖尿病的缓解。
减肥手术
胃旁路术
研究论文
β细胞功能
肥胖
糖尿病
糖尿病孕妇更需关注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综述)
本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女性如果有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疾病,其未来发生各种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增高。本研究为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健康管理敲响了警钟。
糖尿病
研究论文
孕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遗传风险评分
CKB+UKB大队列:肥胖遗传风险高的儿童更需注意健康生活方式
本研究通过大型队列研究发现,肥胖和低出生体重遗传风险高的儿童,如果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适量饮酒、健康饮食、有规律的体育活动、非肥胖,那么其未来患T2DM的风险降低。该发现提示了遗传风险评估在精准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风险评分
Birth weight
childhood obesity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Healthy lifestyle
糖尿病
国内团队Cell子刊:中国糖尿病营养防治的前景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李颖和孙长颢作为共同通讯作者,近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的一篇观点性论文,综合性地总结了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糖尿病的主要营养危险因素,此外为中国未来的糖尿病议程提供了多项建议,希望通过多部门参与建立一个健康营养的环境。
糖尿病
营养
糖尿病
国内团队:瓜尔胶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
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T2DM)的常见症状,目前的治疗策略仍不理想。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侯凯健团队近期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研究,通过对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发现瓜尔胶(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血脂。
糖尿病
瓜尔胶
膳食纤维
血脂
母亲饮食结构
孕期饮食结构或影响女性糖尿病风险
本研究通过队列数据分析发现,在孕期饮食结构中摄入更多瘦鱼的女性,在分娩后的几年内,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本研究为通过饮食干预提高女性健康提供了新的思路。
母亲饮食结构
女性
糖尿病
鱼类摄入
碳水化合物
南方医院:中国人预防糖尿病,碳水化合物该吃多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的秦先辉团队在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16260名中国受试者进行近10年的随访后发现,碳水化合物功能比与糖尿病风险呈U型关联,供能比为49-56%时的糖尿病风险最低。另外,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而低质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则与糖尿病风险呈正相关。
碳水化合物
研究论文
糖尿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VGS
Nature子刊:FGF15有效保护垂直袖状胃切除术对机体的危害
在临床治疗肥胖或者2型糖尿病时,减肥手术,如垂直袖状胃切除术(VSG)还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案。手术会导致除消除肥胖以外的一系列肝肠代谢的变化。已有研究发现,VSG可以导致胆汁酸通路的变化,吸收的胆汁酸可以激活肠道胆汁酸受体(FXR)以及其下游的FGF15/19。但是目前对于FGF15/19在肠道内的生物学功能仍不清楚,有趣的是患者经VSG术后,FGF15/19显著上调,其具体功能未知。近期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工作通过对FGF15敲除小鼠行VSG后,研究显示FGF15对于机体在行VSG后潜在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VGS
FGF15/19
肝肠胆汁酸循环
VGS术后不良反应
肠道特异性FGF15敲除小鼠
饮食干预
BMJ:低GI/GL饮食辅助改善糖尿病,效果如何?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纳入29项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低升糖指数(GI)/血糖负荷(GL)的饮食干预对糖尿病的影响,表明低GI/GL饮食可对血糖控制、血脂、肥胖和炎症等指标造成微小而有意义的改善,该研究支持这种饮食辅助干预对糖尿病人群的有益作用。
饮食干预
升糖指数
血糖负荷
低升糖指数饮食
低血糖负荷饮食
膳食蛋白
减少动物蛋白/红肉蛋白摄入,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肾功能
Nutrition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11项RCT研究(共228名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后发现,在短期交叉试验中,减少动物蛋白或红肉蛋白的摄入可改善尿白蛋白排泄和肾小球滤过率。
膳食蛋白
荟萃分析
糖尿病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小米
小米是防治糖尿病的好主食(综述)
近期发表于Frontiers in Nutrition的一项综述表明小米有益于控制血糖和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可用于设计适当的膳食以防治糖尿病。其实临床营养科也常为糖尿病患者建议和制备二米饭(小米:大米约1:2或3混煮)。
小米
荟萃分析
糖尿病
中医药
国内团队:二陈汤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肠道菌群和脂代谢紊乱
二陈汤(ECD)是一种传统中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它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近期发表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刘沈林、战丽彬与团队的研究,在大鼠模型中揭示了ECD对肥胖(特别是脂代谢紊乱)的有益作用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提示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的变化可能在其中起介导作用。
中医药
二陈汤
糖尿病
肥胖
脂代谢
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或能改善痛苦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可导致患者的感觉异常和疼痛。Pain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在小鼠中发现,生酮饮食或能预防和逆转糖尿病小鼠中的关键代谢生物标志物、感觉/疼痛和皮肤轴突神经支配的变化,为饮食干预改善糖尿病相关神经病变提供了初步线索。
生酮饮食
糖尿病
神经病变
疼痛
小鼠
肥胖
为何有的胖小鼠更易得糖尿病?与菌群及其代谢物等有关
ob/ob小鼠和db/db小鼠都是瘦素通路的缺陷型小鼠,尽管二者都会发展为严重肥胖,但db/db小鼠更容易发生糖尿病。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这两种小鼠模型进行比对分析,表明二者的代谢表型差异与特定的炎症调性、血清LPS浓度、胆汁酸代谢、短链脂肪酸谱和肠道菌群组成有关。
肥胖
糖尿病
瘦素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LPS
限时进食
限时进食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压昼夜节律
非勺型血压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中,且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限时进食(无论是8小时还是12小时)可通过抑制光照期间的交感神经活动,以缓解非勺型血压,而对健康小鼠的血压无明显作用。
限时进食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糖尿病
慢性疼痛
Nature子刊:富含ω-6的饮食如何“促痛”?
慢性疼痛等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但在没有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中也可发生。Nature Metabolism近期发表的研究表明,富含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包括亚油酸LA和花生四烯酸AA)的饮食可引发小鼠周围神经病变,是慢性疼痛的风险因素,而富含ω-3 PUFA的饮食可以逆转这种影响。这些发现有助于阐释神经病变在食源性肥胖人群中的高发病率,并为预防和治疗这种代谢和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慢性疼痛
神经病变
糖尿病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