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艰难梭菌
文章数:45篇
肠道菌群-致病菌互作
Nature:艰难梭菌感染肠道,肠球菌如何助纣为虐?
致病菌入侵肠道时,面对的不仅是宿主的防御机制,还有复杂的肠内微生物环境。然而,肠道中的其他微生物如何影响病原体的致病力,目前还所知甚少。艰难梭菌是一种危险的肠道致病菌,其感染常伴随条件致病菌肠球菌的扩张,并可与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发生共感染。Nature最新发表的这项研究揭示了肠球菌作为艰难梭菌感染肠道的“帮凶”的机制。该研究表明,肠球菌的扩张能改变肠腔内的氨基酸组成,从而通过互养和营养限制的平行机制,促进艰难梭菌的定植和致病。总之,肠道菌群的特定代谢特征以及肠腔内的营养环境,能够影响艰难梭菌感染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这为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带来新启示。
肠道菌群-致病菌互作
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艰难梭菌
肠道致病菌
粪菌移植
张发明团队:一文读懂粪菌移植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最近,Chinese Medical Journal在线刊登了由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Thomas J Borody教授联合撰写的综述长文,报道粪菌移植(FMT)在全球应用于85种疾病的治疗进展。文章的摘要强调,作为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FMT技术在过去10年有三大进展,包括洗涤菌群移植(WMT)、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和孢子群移植。全文对2011年至2021年发表的所有关于FMT/WMT带来治疗益处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且概述相关方法学和政策,以期帮助医生、研究者及患者全面了解FMT的全球进展。FMT在8大治疗领域中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价值,尽管有些领域还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但本文显示了FMT治疗肠道内及肠道外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的良好前景。
粪菌移植
洗涤菌群移植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孢子菌
方法
促癌细菌
产毒素的艰难梭菌,可在小鼠中促结肠肿瘤
结直肠癌(CRC)的病因包括致癌细菌等多种因素。确定肠道菌群在CRC中的复杂作用、发现新的促瘤微生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并治疗CRC。Cancer Discovery近期发表的这项研究,利用人类CRC标本、细菌分离培养、小鼠实验和测序等方法,首次证明肠道病原菌艰难梭菌产毒菌株的慢性感染,是诱发CRC的潜在因素。
促癌细菌
结直肠癌
艰难梭菌
细菌毒素
肠道菌群
定植抵抗
肠道菌群抵抗艰难梭菌入侵的生态和分子机制
研究肠道菌群对病原体的定植抵抗原理,将帮助设计出治疗肠道病原体感染的菌群疗法。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发表的这项研究,通过利用多种合成的肠道菌群以及计算建模方法,揭示了菌群抵抗艰难梭菌入侵的生态和分子机制。
定植抵抗
艰难梭菌
生态学
艰难梭菌
Cell子刊:用于艰难梭菌系统分析的调控和代谢网络预测模型
艰难梭菌(Cd)是医院内感染的首要病原体,可引起伪膜性结肠炎。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的这项研究,报道了可用于解析Cd与宿主互作的Cd基因调控和代谢网络的3个预测模型,研究者建立了一个网站((http://networks.systemsbiology.net/cdiff-portal/),为Cd研究者提供研究模型、数据集和算法工具。
艰难梭菌
宿主-致病菌互作
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添加低聚糖或可改善婴儿肠道微环境
本研究发现含低聚糖的婴儿配方奶粉,可以使婴儿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特征更接近母乳喂养的婴儿,具有强大的双歧杆菌生成作用,减少粪便病原体,并改善肠道免疫反应。
配方奶粉
母乳喂养
研究论文
低聚糖
肠道菌群
益生元
下一代益生元可特异性富集双歧杆菌,抑制艰难梭菌
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未使用益生菌或合生元治疗艰难梭菌感染。Gut Microbes发表的研究中,双歧杆菌和Gal-β1,4-Rha能够在体外抑制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并能缓解艰难梭菌结肠炎小鼠体重的降低。因此,本研究结果或为建立一种基于下一代益生元和益生菌联合治疗艰难梭菌结肠炎的新方法提供借鉴。
益生元
益生菌
双歧杆菌
艰难梭菌
微生物组
艰难梭菌
JAMA子刊:儿童艰难梭菌的感染率一览(综述)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对氧极为敏感,分离培养较困难,故命名为艰难梭菌。艰难梭菌是人类肠道正常菌群成员,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时,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耐药的艰难梭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伪膜性肠炎等疾病。而其也是儿童腹泻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因此,本综述讨论了艰难梭菌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艰难梭菌
儿童
荟萃分析
感染率
饮食-菌群-宿主互作
Nature:节食减肥,与菌群的定植抗性降低有关?
热量限制能有效减肥和改变肠道菌群,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人体干预研究和小鼠实验表明,极低热量限制饮食干预(每天摄入800kcal)会引起肠道菌群发生可逆的变化,从而促进饮食干预引起的减重。而这种作用不仅与菌群对热量吸收的调控有关,还与节食后菌群对艰难梭菌的定植抗性降低有关,而艰难梭菌的富集竟然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菌群促进减重的作用。该研究为节食减肥提供了一种新的菌群机制,揭示了饮食-菌群互作对宿主能量平衡的影响,以及饮食对致病共生菌和有益共生菌的互作平衡的调控作用。
饮食-菌群-宿主互作
热量限制
肠道菌群
定植抵抗
艰难梭菌
宿主-致病菌互作
Nature:艰难梭菌“剥削”宿主炎症反应中产生的代谢物
一些肠道病原体能通过引起宿主的病理和炎症反应,来获得特定的代谢优势,从而在与其他菌群成员的竞争中胜出。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能引起宿主肠炎,但这种病理状态如何令艰难梭菌获益尚不清楚。Nature最新发表的来自斯坦福大学Justin Sonnenburg团队的研究表明,艰难梭菌能利用山梨醇作为养分来生长,这种致病菌通过引发宿主炎症反应,来诱导宿主产生更多的山梨醇为其所用,从而令自身更好地在宿主肠道内定植。这些发现阐释了艰难梭菌利用宿主代谢物来获得代谢优势的机制,为研究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疗法带来新启示。
宿主-致病菌互作
艰难梭菌
山梨醇
致病菌定殖
艰难梭菌在肠道扎根,具核梭杆菌施以援手?
艰难梭菌是一种肠道致病菌,能引起腹泻、肠炎甚至死亡。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艰难梭菌能与另一种致病菌——具核梭杆菌相互黏附,在肠道黏液层形成生物膜,二者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了艰难梭菌在肠道中的定植。
致病菌定殖
生物膜
艰难梭菌
具核梭杆菌
肠道黏液层
微生物生态学
Nature子刊:鉴定能减少致病菌定植的肠道共生菌
包括艰难梭菌在内的很多肠道致病菌,能用肠道黏液中的糖作为养料来生长。因此,使用占据同样生态位(利用黏蛋白单糖)的共生菌去挤占致病菌的生存空间,是潜在的微生态治疗策略。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一种方法,在小鼠中鉴定出能利用黏蛋白单糖的多种共生菌,并从中挑选构建了混合菌株群落,能有效抑制艰难梭菌的生长和定植。该研究中使用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或能为研发新型益生菌/活菌疗法提供参考。
微生物生态学
定植抵抗
艰难梭菌
益生菌
基因-表型相关性
Cell子刊:艰难梭菌感染的新机制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CDI)可导致严重炎症和胃肠道损伤,这种炎性组织损伤导致感染部位宿主来源的血红素浓度增高。因其高氧化还原活性,血红素对专性厌氧的C. difficile具有一定毒性。C. difficile可通过HatRT外排系统减少其毒性,但HatRT对C. difficile定殖和肠道内维持并不起作用,表明存在另外的血红素应对机制。发表在《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血红素感应系统,其中HsmR通过结合血红素激活HsmA表达,后者可降低血红素毒性并利用血红素降低氧化应激压力,从而实现在肠道内定植并赋予艰难梭菌对常用CDI治疗药物万古霉素的抗性,表明靶向HsmR或HsmA的药物开发或可用于CDI治疗。
基因-表型相关性
艰难梭菌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heme utilization
antibiotic sensitivity
艰难梭菌感染
Cell子刊:临床药物Ebselen或可用于治疗CDI
艰难梭菌感染(CDI)已成为医院和社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目前,使用抗生素万古霉素、甲硝唑、非达霉素等治疗CDI面临着治愈率低和易复发等问题,亟需发掘用于治疗CDI的新型药物分子。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安全性高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ebselen在仓鼠和小鼠CDI模型中表现出色,或可用于人体治疗。
艰难梭菌感染
ebselen
ebselen
microbiome diversity
antibitoic treatment
定植抵抗
找出抑制艰难梭菌的肠道共生菌
尽管粪菌移植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有效方法,但用特定的肠道共生菌组合来抑制艰难梭菌可能是更为安全可控的疗法。mSystems发表的一项研究按照这一思路,结合使用培养组学和表型分析等方法,鉴定出在体外能抑制艰难梭菌生长的66种人类肠道共生细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抑制菌的不同组合对艰难梭菌生长能起到不同的作用,有些组合甚至能促进艰难梭菌生长,提示在搭配细菌组合时,群落整体可能产生新的功能和性状。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多菌株微生态疗法,具有参考意义。
定植抵抗
Clostridium difficile
coculture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culturomics
艰难梭菌
房刚等:调控艰难梭菌的孢子形成的关键表观遗传因子
艰难梭菌是医疗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Nature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纽约西奈山医学院房刚团队参与主导的研究,从细菌表观遗传的角度,揭示了艰难梭菌孢子形成的调控机制。
艰难梭菌
表观遗传
DNA甲基转移酶
孢子形成
艰难梭菌
Nature子刊:现代饮食和医疗系统促进艰难梭菌的演化
细菌如何在演化中获得更强的宿主适应能力?Nature Genetics近期发表的研究表明,能引起常见医院感染之一的肠道细菌艰难梭菌,在进化上形成了两个主要分支,其中一个分支演化出了更多利于其在人群中传播的特性,比如有更强的抵抗消毒剂的能力,并能更好地利用现代人饮食中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和果糖)来促进自身的传播和定植,说明现代医疗和饮食习惯在艰难梭菌的演化中施加了选择压力。
艰难梭菌
物种形成
Yan Gu
Yanrong Chen
Lai Wei
艰难梭菌
儿童艰难梭菌定植后的自然免疫
艰难梭菌感染是胃肠道疾病常见的病因。儿童艰难梭菌定植后的免疫反应和变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同时,并不是所有艰难梭菌检测阳性的儿童均有严重的临床症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艰难梭菌定植的儿童的血清免疫水平变化,为进一步的免疫学研究提供支持。
艰难梭菌
C. difficile
Immunity
pediatric
Toxin
艰难梭菌
Nature子刊:艰难梭菌感染治疗的潜在新靶点——VEGF-A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汪建平团队与哈佛医学院Chen Xinhua团队合作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艰难梭菌感染(CDI)后,艰难梭菌毒素可通过引起结肠VEGF-A的表达,并增加血管通透性,以促进疾病的发生,而抑制VEGF-A信号通路或中和VEGF-A可在小鼠体内缓解CDI症状,提示VEGF-A或可作为艰难梭菌感染治疗的新靶点。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毒素
艰难梭菌
VEGF-A
艰难梭菌
Cell子刊:一种或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小分子变构剂
艰难梭菌通过释放毒素介导其感染后的相关症状。靶向艰难梭菌毒素是一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策略。Cell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设计了一种可在生理条件的钙离子浓度下维持变构活性的IP6(肌醇己糖磷酸,一种胞内变构激活剂)类似物,小鼠口服后可抑制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并提高生存率。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毒素B
葡糖基转移酶
Jordan E Axelrad
Jordan E Axelrad
艰难梭菌
Cell子刊:肠道细菌通过分泌抗生素抑制艰难梭菌生长
来自Cell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可通过分泌抗生素,以抑制艰难梭菌的细胞分裂,从而抑制后者的生长,而次级胆汁酸可增强这种抑制活性。
艰难梭菌
turbomycin A
1-acetyl-β-carboline
cyclic dipeptides
Clostridium difficile
艰难梭菌
一图读懂艰难梭菌
Trends in Microbiology带来的“一图读懂”,带你了解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
Bin Wen
Zai-Zhong Chen
Jun-Nan Huang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如何战胜肠道土著菌导致疾病?
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艰难梭菌可通过代谢酪氨酸产生对甲基苯酚,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从而促进其在体内的存活及致病性。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
对甲基苯酚
革兰氏阴性菌
Shankuan Zhu
海藻糖
JAMA:海藻糖促进艰难梭菌的流行?还不能下结论
这是JAMA对Nature上发表的“Dietary trehalose enhances virulence of epidemic Clostridium difficile”(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63078660)一文的评论。原文发现食品添加剂海藻糖可能增加艰难梭菌的毒力,或使某些艰难梭菌菌株获得利用海藻糖的能力。但评论认为,不应对该发现过度解读,目前尚无临床证据表明海藻糖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海藻糖
艰难梭菌
Chu K Yao
Chu K Yao
艰难梭菌
Nature:海藻糖或是艰难梭菌爆发的罪魁祸首之一,意外!
这是对同期Nature杂志所发表的重要研究(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63078660)的新闻报道,老规矩,这样的文章看看图就会有收获!这篇再特别说一下,对海藻糖的应用、艰难梭菌菌株的研究历史都有很好的科普介绍,很值得认真读一读。
艰难梭菌
海藻糖
毒力株
食品添加剂
Sujuan Ding
艰难梭菌
Nature:海藻糖大幅增加艰难梭菌变异株的毒力
这是Nature再次发出关于食品添加剂可能对肠道细菌产生影响的研究,这次与之前的乳化剂(如: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91914540)、人工甜味剂(如: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37873028)等破坏肠道菌群的研究不一样,是发现了常见食品添加剂海藻糖对肠道致病菌(艰难梭菌)的促进作用,是食品添加剂的潜在危险的另一面,很值得特别关注。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上,多考虑肠道菌群,要列入议事日程了!
艰难梭菌
海藻糖
毒力株
食品添加剂
Mark A Hull
艰难梭菌
NPJBM:对肠道中艰难梭菌进行定量分析的新方法
这是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的可以在种的水平精确量化正常人和感染者的肠道艰难梭菌比例的方法学研究,这个具有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推荐阅读。
艰难梭菌
Patrick P Lowe
Gyongyi Szabo
粪菌移植
一图读懂:44分JAMA发布的粪菌移植超精华知识!
有些文章很短,比如我们特别推荐的这篇JAMA患者教育文,只有一页,但字字重要,值得深入了解。不过不需要你啃英文,热心肠先生和小伙伴们帮你编译成中文图表了!你读还是一定要读呢?你转还是一定要转呢?
粪菌移植
菌群移植
肠微生态制品
艰难梭菌
抗生素
艰难梭菌
Gut:毒素阳性艰难梭菌,竟让小鼠免受高致病性菌株感染
同样都是艰难梭菌,有一些带有毒性基因的菌株,居然能够帮助小鼠对抗高致病性的其他艰难梭菌菌株。看来“坏”菌里面也有好分子啊,不过也说明了生态系统是多么复杂!
艰难梭菌
抗生素
高致病性菌株
Yi-Yun Liu
Yang Wang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NEJM:Bezlotoxumab可有效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复发
关于有效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的新药Bezlotoxumab的文章,值得看看。
Bezlotoxumab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艰难梭菌
Juan Carlos Espín
Juan Carlos Esp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