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1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原创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饮食
文章数:341篇
饮食
同济大学:一文读懂饮食如何调节健康和疾病(综述)
同济大学的王平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概述了在临床前模型及临床试验中使用的各类饮食干预手段,并详细介绍了饮食干预调节健康与疾病的两种主要机制:营养介导的机制及饮食应答效应器。
饮食
综述
儿童睡眠
儿童睡得好才能预防肥胖
早睡早起、睡眠充足是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人群数据分析,发现儿童入睡太晚、睡眠时间不足者饮食结构越不健康,且体脂率更大,具有更高的肥胖风险。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或许是儿童健康的关键因素。
儿童睡眠
研究论文
儿童
睡眠
饮食
多囊卵巢综合征
饮食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一种常见的育龄女性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与肠道菌群存在关联。Gut Microbes发表的这项研究在小鼠模型中揭示了膳食宏量营养素和PCOS病理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粪菌移植对PCOS小鼠菌群和病理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肠道菌群
饮食
肝癌
国内团队:膳食叶酸或促进肝癌进展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雷群英、尹淼和王鲁合作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文章,发现肝癌(HCC)小鼠模型中,膳食叶酸通过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MATIIα,驱动HCC细胞中甲硫氨酸及一碳代谢,促进肿瘤进展。提示高表达MATIIα的HCC病人或应该少摄入叶酸。
肝癌
叶酸
MATIIα
饮食
衰老
江南大学:不同饮食模式如何影响衰老(综述)
衰老是生物体不可避免的物理和生理功能的退化,包括原发性衰老(primary aging)和继发性衰老(secondary aging),前者是衰老的固有过程,后者可以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如饮食、药物和疾病的影响。因此,不同个体的衰老速度差异很大。饮食干预是一种安全、广谱、低成本的延缓衰老预防策略。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范柳萍和于雷雷等人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发表一项综述,对各种饮食模式和补充剂的抗衰老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制和联合使用,并提出了实现个性化饮食策略以减缓衰老的未来研究方向。
衰老
饮食
个性化饮食干预
食品与补充剂
肥胖
Nature子刊:在菜单标注卡路里的政策对减肥有用吗?(评论)
肥胖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包括感染新冠的肥胖者与更糟糕的健康结局有关。从2022年4月开始,作为英国政府防治肥胖新战略的一部分,英国所有大型餐厅和咖啡馆都必须在菜单上标注卡路里含量,如果不遵守,将被处以2500英镑的罚款。美国在此之前的类似做法短期内可以影响消费者的食物选择,效果虽小但是积极的(长期效果还需观察和进一步研究)。近期发表于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的一篇评论文就英国政府要求在菜单标注卡路里的政策做出了评论,提出了三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肥胖
饮食
政策措施
饮食
Cell子刊:从肠道微生物组角度重新思考健康饮食(一图读懂)
鉴于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基于证据的饮食建议对促进健康至关重要。近期发表于Cell Host and Microbe的一篇综述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讨论了当前的营养建议,重点关注已证实的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作为饮食的生理效应中介的机制证据。营养学和微生物组学科关键范式的一致性验证了目前膳食指南中的建议,而微生物组科学与营养学研究的系统结合将有可能进一步改善和创新健康饮食。
饮食
肠道菌群
膳食指南
中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饮食与中风的关联(综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刘旭团队在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伞状综述,总结了122项荟萃分析的数据后发现,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与中风风险呈负相关,而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的摄入与中风风险呈正相关。
中风
荟萃分析
饮食
饮食
Nature:关注饮食对动物研究的影响(新闻)
饮食对健康和生理状态有巨大影响。Nature最新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关注了实验动物的饮食对研究结果和可重复性的影响。
饮食
研究方法
实验动物
运动
肠道微生物越稳定,运动越出色?
这是一份发表在mSystems上的工作。作者主要聚焦于目前运动员常用的周期性饮食策略,即体能训练期间低碳水高蛋白饮食,提升适应性,比赛期间高碳水饮食,提升运动表现。但周期性饮食与肠道菌群、病毒组、噬菌体组和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尚未阐明。这份工作通过招募耐力跑队员,分别进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CD)和高蛋白饮食(HPD),并测试其运动表现和肠道微生物组、病毒组和噬菌体组,他们发现HCD确实可以通过瘤胃球菌和柯林斯菌属菌富集提升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以提高运动表现,同时HPD似乎通过降低菌群多样性造成运动表现下降。在急性变化的饮食周期内,肠道微生物稳定性与运动表现正相关。提示运动员及其营养人员应注意改变饮食对运动表现和肠道菌群的潜在影响,确定饮食周期。
运动
饮食
肠道菌群
饮食
硝酸盐摄入或提高成人运动表现
这是发表在Advances in Nutrition的一份工作,作者进行了荟萃分析以探究硝酸盐摄入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有趣的是,硝酸盐摄入确实可以提高运动表现能力,其中富含硝酸盐的甜菜根汁补充和高硝酸盐饮食效果较优,摄入硝酸盐补充剂效果较小。硝酸盐效果与口腔菌群多样性呈反比,与缺氧条件成正比,在2-10分钟的运动中效果最好。但要注意的是,硝酸盐对运动表现的提高效果仍然比较小,且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包括运动条件(时间、环境和类型)、摄入策略(剂量、时间和来源),人口特征以及口腔菌群多样性。
饮食
运动
硝酸盐
口腔菌群
抗生素耐药性
饮食与肠道菌群的抗生素耐药性有何关系?
肠道菌群是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来源,饮食是塑造肠道菌群的一个有力方法,或能用于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然而,目前我们对饮食和菌群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仍所知甚少。mBio发表的这项研究发现,食用高纤维和低动物蛋白的多样化饮食的人,其肠道菌群有较少的抗生素耐药基因。这些数据表明,饮食可能是减少抗生素耐药负担的一个潜在方法。
抗生素耐药性
饮食
肠道菌群
杂粮
国内团队:吃些杂粮降低机体炎症,预防慢病(综述)
近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王冉和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陆柏益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了杂粮(如大麦、燕麦、玉米、高粱和小米)在人类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状况下的抗慢性低度炎症(CLGI)的特性、功能成分、潜在机制以及杂粮的利用现状及前景。近期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准则一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推荐成人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
杂粮
炎症
饮食
肠-脑轴
Cell子刊:菌群+饮食没“管好”,升脯氨酸致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影响了全球超过3亿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显著不同。这项来自于西班牙José Manuel Fernández-Real和Rafael Maldonado团队的研究利用3个队列的数据,结合多组学分析手段以及小鼠和果蝇实验,深入探究了微生物组与抑郁症的关系,揭示了依赖于微生物组的脯氨酸代谢变化对抑郁症的影响,强调了脯氨酸-谷氨酸-GABA-微生物组互作在抑郁症中的重要性。同时,该研究还提示我们减少饮食来源的脯氨酸和促进产GABA的肠菌或可有效改善抑郁情况。该研究的工作量和数据量非常大,值得大家仔细阅读原文。
肠-脑轴
Gut microbiota
brain
cognition
depression
抗生素残留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饮水和膳食中的抗生素残留情况
南方科技大学郑春苗团队研究成果。文章基于深圳市的66种饮水样本和150例食物样本进行近100种抗生素检测。结果发现,在儿童膳食中抗生素残留最大,然后依次是青少年和成年人。并且,诺氟沙星、林可霉素和环丙沙星存在不可预估的健康风险。同时,植物性膳食带来的抗生素残留也要多于动物性膳食,其具体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明确。
抗生素残留
饮食
能量摄入
吉大一院:吃得太少或增加女性便秘风险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孙晓峰团队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超过1.2万名成人中发现,女性的便秘风险高于男性,中等能量摄入(每天2,043.1–2,464.6 kcal)与男性的便秘风险降低相关,而中低等的能量摄入(每天1,215.6–1,507.0 kcal)与女性的便秘风险增加相关。
能量摄入
研究论文
便秘
队列研究
饮食
食用蘑菇
国内团队:吃些菌菇可能改善握力?
食用菌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降血脂及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钢强和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所牛凯军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天津人群慢性炎症与健康(TCLSIH)队列研究的数据首次揭示食用菌消费量与成人握力存在正相关。这一发现提示食用菌菇可能对改善或维持肌肉力量有潜在的有益影响。但本研究属于横断面设计,还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未来还需更多研究。
食用蘑菇
握力
饮食
癌症
美国癌症协会权威指南:癌症幸存者该怎么吃、怎么动?
现有证据表明,饮食、身体活动和肥胖等因素可影响癌症诊断后的复发风险和总体生存率。CA -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近期发表了来自美国癌症协会的癌症幸存者营养与身体活动指南,梳理了2012年以来发表的系统性文献综述、荟萃分析、队列研究汇总分析和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的证据,按照不同的癌症分类,主要从肥胖、身体活动、饮食和饮酒等方面,提出帮助减少癌症复发和死亡率的建议。强烈推荐专业人士和有需求的读者阅读参考。
癌症
饮食
运动
肥胖
指南
肠道菌群
国内团队:食物选择或与肠道致病共生菌扩张相关
饮食模式和食物选择与肠道致病菌的扩张以及代谢和结肠疾病的风险有关。台湾中兴大学的黄菁英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文章,发现肠道清洁后,杂食者和素食者体内的潜在致病菌和益生菌分别增加。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对致病共生菌——嗜胆菌属和Lachnoclostridium有相反的调节作用。从临床角度来看,这可能预示代谢和结肠疾病风险的粪便致病菌可通过饮食干预进行调节。
肠道菌群
饮食
植物性蛋白
动物性蛋白
神经酰胺
Nature子刊:神经酰胺连接饮食与心血管代谢疾病
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生之前往往伴随着代谢的改变。本文就神经酰胺和二氢神经酰胺代谢谱数据与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多种神经酰胺化合物与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神经酰胺
心血管代谢疾病
饮食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短期摄入较多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未损害肥胖者糖代谢和血管功能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在体内累积可能导致 2 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AGEs 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但限制 AGEs 摄入量是否能改善 2 型糖尿病和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还存在争议。近期发表于JCI insight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4周的低或高AGEs饮食对腹型肥胖个体的生物学影响非常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高AGEs饮食组尿液CEdG(以往研究认为其具有致突变性)水平增加,因此长期高AGEs是否会引起一些癌症风险增加还需另行探讨。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饮食
临床试验
糖代谢
血管功能
饮食
优化饮食可提高预期寿命!越早开始获益越多!
近期发表于PLoS Medicine的一项研究利用基于荟萃分析、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和寿命表开发的Food4HealthyLife计算器预测持续的饮食变化可使所有年龄段的人获得显著的健康收益,在生活中,越早开始改变饮食习惯,预期获得的益处就越大。研究人员在线提供的Food4HealthyLife计算器(https://food4healthylife.org/)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和普通人了解饮食选择对健康的影响。
饮食
预期寿命
难消化淀粉
难消化淀粉颗粒富集特定微生物,诱导产生乙酸和丁酸
预测个体化反应是饮食干预调节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最大挑战之一。细菌对饮食因素的种间竞争是微生物反应的主体间异质性的基础。肠道食物结构周围细菌物种的微观定位可以为此提供直接证据。ISME Journal发表的文章表明,青春双歧杆菌或直肠真杆菌与pSt的特异性结合可以选择性地诱导肠道微生物群的乙酰化或丁酰化反应。本研究结果或为理解类似的种间关系提供理论方法基础,并有利于提出精确控制微生物群的方法策略。
难消化淀粉
乙酸/丁酸
肠道微生物
饮食
菌群代谢
饮食
国内团队:蔬菜及维生素C或可降低肾癌风险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罗志刚团队在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伞状综述,总结了22项荟萃分析的数据后发现,蔬菜与维生素C的摄入与肾细胞癌风险呈负相关;在欧洲及北美人群中,适度饮酒与肾细胞癌风险呈负相关;在北美人群中,十字花科蔬菜的摄入与肾细胞癌风险呈负相关。
饮食
荟萃分析
肾细胞癌
肠道菌群
Cell:饮食和菌群代谢物如何影响肠菌?从糖和丁酸的互作窥视冰山一角
肠道环境中的各种化学物质,比如饮食成分和代谢产物,都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这些物质如何塑造菌群,目前仍有很多未知。Cell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糖和菌群代谢物丁酸对常见的肠道拟杆菌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表明,拟杆菌菌种/菌株的生长适性是一种基于糖和丁酸相互作用的涌现性质(emergent property),无法通过单一因素的作用来直接预测。拟杆菌对丁酸的抵抗/敏感性,与细菌在特定环境下(如可用糖的种类)的酰基辅酶A代谢状态有关,丁酰辅酶A的积累可能介导了丁酸对拟杆菌的毒性作用。在遗传层面,拟杆菌的酰基辅酶A酶的遗传变异,影响其对丁酸的抵抗能力。总之,该研究揭示了饮食和菌群代谢物对特定肠菌生长适性的复杂作用,强调了不能通过逐个研究单一因素再将其进行加和的方法来推断多因素共同作用对肠菌的影响。
肠道菌群
丁酸
饮食
糖
拟杆菌
哮喘
不健康饮食或增加哮喘风险
波多黎各青年的哮喘比例偏高,较差的饮食质量可能是原因之一。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406名波多黎各青少年进行约5年的随访后发现,不健康饮食与哮喘及严重哮喘恶化风险增加相关。
哮喘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饮食
饮食
武汉同济医院:多吃鱼或可改善癌患生存 (综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黎明和Jiaoyuan Li与团队的研究成果。鱼以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日常餐桌食物。本文针对性的探究了鱼以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关系。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摄入鱼和海洋源n-3PUFAs对癌患的存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饮食
鱼
癌症
n-3脂肪酸
PUFA
多不饱和脂肪酸或加重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D)与西式生活习惯有关。本文重点关注西式饮食中的PUFA与CD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PUFA可能引发代谢性肠炎,进而加重CD。
PUFA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饮食
代谢表型
饮食模式影响代谢表型(综述)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系统性综述,总结了27项研究(共涉及39518名受试者)的数据,发现健康饮食模式或可促进健康代谢表型,而不健康饮食模式或可增加不健康代谢表型的风险。
代谢表型
综述
饮食
超重/肥胖
结肠癌
饮食和生活方式或可用于预估结肠癌的复发和死亡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结肠癌的复发和死亡。本文利用一项III期结肠癌辅助化疗队列(CALGB 89803),建立多变量COX回归评估附加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建立DFS和总生存预测模型,发现:加入膳食和生活方式的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III期结肠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结肠癌
预后预测
饮食
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