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明团队:换个方式认识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价值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0-02-12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的研究在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发表。

1月20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的研究在 Microbial Biotechnology 发表《Efficacy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Crohn’s disease: a new target treatment?》。本研究用“靶标治疗”概念分解患者的“困难”,不用一个绝对的总体评分反映FMT治疗CD的价值,而用“分检”代替“桶装”的评价方式处理,研究结果也支持以“靶标治疗”的认识方式去理解FMT治疗CD的价值。研究认为,CD的总体评价方法不能通用于临床治疗获益评价,例如癌症的治疗,在没有方法消除肿瘤的时候,消除癌性疼痛也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贡献。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所涉及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数据主要基于洗涤菌群移植(WMT)方法。这是目前FMT治疗CD样本量最大、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并且第一次对FMT治疗后CD患者的长期结局进行评价。这项研究也鼓励临床医师们在使用HBI或CDAI等传统评估方式外,以具体症状改善为靶标评估FMT对CD的治疗价值。

专家简介
张发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主任
张发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微生态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微生态医学先进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微生态医学技术及理论研究。发明世界首台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用于洗涤菌群移植,发明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实现全结肠途径重复菌群移植、给药和挽救穿孔,发明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用于无痛治疗痔疮和黏膜脱垂。发起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www.fmtbank.org),用于全国肠道感染患者的非营利性救援治疗。建立中国菌群移植平台用于服务和长期评价菌群移植。推动菌群移植升阶治疗策略、洗涤菌群移植在国内外应用。从2012年起,致力于菌群移植体系研究和微生态医学技术平台建设,成为全球开展菌群数量最多的中心团队之一,是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CMJ, 2020)牵头人,CAES-LPRA肛门定位法专家组牵头人(CMJ,2021),国家技术标准(2022)牵头人,提出经TET减压引流挽救内镜相关穿孔实现0转外科手术目标(2023)。微生态诊疗国际指南(Gut, 2020;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4)等专家组成员。提出将微生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学科发展(2023)。研究的证据被13部国际专家共识/指南引用。著畅销科普书《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中国肠道大会共同创始发起人兼执行主席。荣获热心肠科学家奖(2023)。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