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军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一直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及技术推广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姚军虎+武圣儒等:高淀粉饮食扰乱后肠宿主-微生物稳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姚军虎和武圣儒以及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Leluo Guan与团队研究发现,肠内淀粉过量会触发山羊后肠的宿主-微生物稳态中断,导致粘膜受损、结肠吸水能力降低和结肠炎症。
03-07
姚军虎+武圣儒等:瘤胃菌群对山羊生长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姚军虎和武圣儒团队联合国外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文章,评估具有不同平均日增重幼山羊的瘤胃菌群及其对生长和泌乳性能的贡献。
2023-10-11
武圣儒+姚军虎+杜娟等:调控肠道菌群的宿主源代谢分子概述(综述)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杜鹃、Åsa Sjöling、武圣儒团队与西北农林大学姚军虎团队在iMeta发表文章,综述了宿主调节肠道菌群的机制,涉及肠源性分子,包括肠源性免疫系统分子、肠源性粘膜分子相关来源、肠源性外泌体 ncRNA(长链非编码RNA) 以及来自肠道以外其他器官的分子。这为了解肠道菌群和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系统的概述,为操纵肠道菌群的潜在方法提供了全面的来源,并为未来利用肠道菌群的个性化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02-24
武圣儒+姚军虎:实时监控+菌群移植解析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圣儒、姚军虎与研究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发表文章,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具有促炎症作用的特征菌群,该利用高纤维饲粮的饮食干预缓解了炎症症状,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潜在机制和干预手段均给出了重要参考信息。
2021-06-05
姚军虎+武圣儒等:瘤胃菌群对山羊生长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① 分别分析15只最高(HADG)和最低(LADG)日均增重山羊的瘤胃液菌群和代谢组;② 与LADG相比,HADG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功能增强;③ 链球菌属等与幼羊生长率及HADG代谢物(如丙酸)呈显著正相关,普氏菌属等与幼羊生长率呈负相关,与LADG代谢物(如甲烷)相关;④ 普氏菌属在幼羊与成年泌乳羊间显著相关,且在LADG泌乳羊富集;⑤ 幼羊瘤胃菌群及代谢物为分类高低ADG羊的潜在微生物标记,准确度>81.3%,链球菌属丰度可高精度预测成年羊产奶量。
2023-09-29
农科院:菊粉减轻奶牛隐性乳腺炎
① 饲粮中添加菊粉可提高隐性乳腺炎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和乳糖含量,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量;② 伴随血清中IL-6、IL-8、TNF-α、丙二醛等促炎因子浓度降低,IL-4、SOD等抗炎因子浓度提高;③ 菊粉改善了瘤胃发酵指标,增加了丙酸、丁酸和乳酸含量,降低了氨氮水平;④ 菊粉改善了瘤胃菌群组成和代谢物,提高了产短链脂肪酸菌和有益共生菌的丰度,以及氨基酸和能量相关代谢水平,同时降低了促炎细菌丰度和脂质促炎症代谢产物的水平。
2021-09-08
武圣儒+姚军虎:实时监控+菌群移植解析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① 构建高谷物诱导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山羊模型,特征为瘤胃pH值<5.6+LPS浓度增加,用于实时监测菌群和发酵的变化;② 饲喂后连续6小时每小时监测瘤胃菌群,发现SARA与健康组山羊间存在29个差异菌属,均与pH和LPS变化相关;③ 将山羊瘤胃菌群移植给抗生素预处理小鼠,其结肠菌群组成与供体山羊瘤胃微生物组更为相似;④ SARA微生物组引发小鼠结肠炎,而高纤维饲粮可通过调节菌群、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缓解结肠炎症。
2021-05-14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2
2020
围产期奶山羊添加烟酰胺对羔羊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中国, 专利号:2018105696794
通过对围产期奶山羊添加烟酰胺/或烟酸增强羔羊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产品、方法及其应用,中国, 专利号:2018105819991
高植物细胞壁降解活性瘤胃真菌及其在饲料青贮中的应用,中国,专利号:2017106988066
枸杞多糖在制备降低反刍动物瘤胃产气量的饲料添加剂中的用途,中国,专利号:2017102436625
一种动物自动喂食监测装置,中国,专利号:2017201525364
奶牛精准营养管理系统,2013.03, 中国, 授权号:2013SR026769
奶牛体况评分软件,2012.08, 中国, 授权号:2012SR124182一种牛用手术护理栏,2015.02,中国,授权号:ZL201320206406.6.
一种新型反刍动物饲料,2015.02,中国,授权号:201310232289.5.一种圆筒式TMR分析筛,2012.12,中国,授权号:ZL201220024443.0.
一种自动饲料供给装置,2015.07,中国,授权号:ZL201520104236.X.
一种奶牛饲养舍,2016.02,中国,授权号:ZL20152078210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畜牧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一直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及技术推广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1980-1984,西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1984-1987,西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1995-1998,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学位
1990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主要集中于奶畜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调控、奶畜高效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研究,构建的饲粮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体系、小肠能量调控技术与机理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在家禽营养调控方面,探索建立的一次注射同位素检测内源氨基酸损失量的方法,经教育部组织的鉴定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准确评价家禽氨基酸利用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饲料营养价值与畜禽饲养标准研究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陕西省饲料饲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养殖动物用调控型复合预混剂的完善与推广,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一等奖,2000年,第一位
家禽氨基酸高效利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第一位
高效绿色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2010年,第一位
蛋鸡高效绿色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年,第二位
2013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微量元素减量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