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行业
演·讲
中国肠道大会
2019肠博会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婴儿肠道菌群
文章数:29篇
婴儿肠道菌群
Nature子刊:基于性状的婴儿肠道菌群演替模式
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组成变化规律和机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将生态学中的基于性状(trait-based)的分析方法引入到菌群研究中,并用之分析了婴儿肠道菌群的演替模式,发现婴儿的肠道菌群起始于可变的、擅于快速增殖的早期定植者,但在出生第一年内功能性状逐渐趋同和稳定,能适应肠道内的缺氧环境、通过孢子在个体间传播,而此时菌群的分类学组成还在持续改变。该研究说明,基于性状的分析方法是基于分类学的菌群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有助于深入研究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的机制。
婴儿肠道菌群
微生物群落
群落生态学
婴儿肠道菌群发育
微生物生态学
母乳
大连医科大学等:中国妈妈的母乳对婴儿肠道菌群有何影响
mSystems近期发表了大连医科大学李明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闫竞宇团队共同主导的研究。该研究首次分析了6个月哺乳期内,由FUS2基因多态性决定的分泌型状态对中国女性母乳中人乳寡糖和N-聚糖的岩藻糖基化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婴儿肠道菌群的作用。
母乳
婴儿肠道菌群
纯母乳喂养
岩藻糖转移酶2
基因多态性
婴儿补铁
婴儿口服抗生素时,或应避免补铁
Gut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口服抗生素时,如果同时补充铁元素,可改变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降低抗生素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可能增加腹泻风险。
婴儿补铁
抗生素
腹泻
婴儿肠道菌群
婴儿肠道菌群
Nature子刊:婴儿饮食和母体因素如何影响婴儿肠道菌群
Nature及其旗下子刊近期格外关注婴儿肠道菌群的研究。Nature Medicine刚刚上线的研究对60名婴儿的早期肠道菌群进行纵向宏基因组学分析,鉴定出与母乳、奶粉、大豆奶粉、母体孕期体重增长、分娩方式和抗生素施用等因素相关的婴儿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特征,有些发现值得深入研究。
婴儿肠道菌群
粪便宏基因组
母乳喂养
配方奶粉
大豆奶粉
婴儿肠道菌群
Nature子刊:母亲肥胖影响婴儿菌群,促进后代肥胖和脂肪肝
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上线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来自胖妈所生的婴儿2周龄时的粪便菌群,可影响受体小鼠的代谢和炎症,促进小鼠肥胖和脂肪肝。这些发现证明,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母体肥胖对后代肥胖和脂肪肝的促进作用。
婴儿肠道菌群
孕期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肝
菌群
早期菌群与儿童生长(综述)
从怀孕开始至出生后2岁的1000天,是生命早期菌群形成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综述对此进行详细探讨,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菌群
生长发育
营养
婴儿肠道菌群
1型糖尿病
Nature:早发1型糖尿病的早期菌群特征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TEDDY研究是一项美国和欧洲的多中心纵向队列研究,分析有T1D遗传风险的婴幼儿的肠道菌群等潜在T1D风险因素。Nature刚刚上线两项基于该队列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与T1D相关的肠道菌群功能和组成特征,表明短链脂肪酸对T1D有潜在预防作用。该研究也分析了婴幼儿期肠道菌群发育的规律,不妨与另一项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83526450)搭配阅读。
1型糖尿病
TEDDY研究
婴儿肠道菌群
母乳喂养
婴儿肠道菌群
Nature:婴幼儿肠道菌群发育的3个阶段
Nature刚刚上线的第二篇基于TEDDY研究的论文,由美国贝勒医学院主导,用16S和宏基因组学法分析903名婴幼儿从3月龄至接近4岁期间的1.2万份粪便样本,主要总结了幼年期人体肠道菌群的发育特征,也分析了1型糖尿病相关的菌群因素,可与另一项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56909634)搭配阅读。相关发现对于理解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和发育规律、喂养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菌群相关疾病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这些规律背后的生理意义和对健康的影响,仍需后续研究阐释。
婴儿肠道菌群
母乳喂养
肠道菌群发育
分娩方式
环境因素
BMI
2岁前的肠道菌群发育,可能影响儿童时期的BMI
mBio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在2岁之前的肠道菌群发育,与12岁时的BMI有显著关联,提示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可用于预测儿童肥胖的风险。
BMI
婴儿肠道菌群
BMI
儿童肥胖
婴儿肠道菌群
Cell:塑造肠道菌群的关键窗口期(评论)
这是Cell近期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主要围绕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http://www.mr-gut.cn/papers/read/1067554248)展开,讨论了先天免疫在幼年期的肠道菌群定植和塑造中的关键作用,值得关注。
婴儿肠道菌群
菌群-免疫互作
先天免疫
益生菌
补充混合益生菌,可改善抗生素治疗和剖腹产婴儿的肠道菌群
剖腹产和早期抗生素使用,影响婴儿正常的肠道菌群建立,可对健康产生长期潜在危害。Microbiome近期发表一项临床试验,发现给怀孕母亲及其婴儿补充含有4种市售益生菌株(短双歧杆菌Bb99、费氏丙酸杆菌舍氏亚种JS、鼠李糖乳杆菌Lc705、鼠李糖乳杆菌GG)的混合益生菌,搭配母乳喂养,可修正或改善抗生素治疗或剖腹产对婴儿肠道菌群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发现或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益生菌
BIFIDOBACTERIA
Early-life microbiota
Lactobacilli
metagenomics
婴儿肠道菌群
Nature子刊:纯母乳喂养怎样影响婴儿的肠道菌群?
纯母乳喂养(EBF)被认为对婴儿发育和肠道菌群有益,但具体有何影响仍不明确。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不同国家近700名婴儿的肠道菌群数据,分析了EBF和非EBF对婴儿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影响,为阐释EBF的某些短期和长期健康益处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机制。
婴儿肠道菌群
纯母乳喂养
荟萃分析
婴儿肠道菌群
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挖掘促进婴儿免疫健康的益生菌/元和食物
怎样筛选能促进婴儿免疫发育的断奶辅食?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了一种研究策略/流程,以找出益生菌-益生元-食物之间的关联,旨在用恰当的辅食来促进婴儿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进而优化婴儿断奶期的免疫健康。很有意思的一项研究,有一定转化意义,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婴儿肠道菌群
Infant gut microbiome
prebiotic
Probiotic
Reverse ecology
环境污染物
砷污染与婴儿肠道菌群的关联
工业和含砷农药可造成砷污染,通过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是健康的潜在威胁。Scientific Reports近期发表研究,揭示了砷暴露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喂养方式和婴儿性别的关联。这项研究提醒,在生命早期发育的关键时期,饮食中的砷污染对人体健康,尤其是与菌群有关的免疫发育,有潜在影响。
环境污染物
砷污染
婴儿肠道菌群
人体
16S rRNA基因测序
孕期饮食
分娩方式和孕期饮食可影响婴儿肠道菌群
Microbiome刚刚上线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分娩方式和孕期饮食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特定饮食成分(水果、海鲜、乳制品等)和营养元素可影响婴儿肠道中特定类型细菌的含量,而这些影响在不同分娩模式中存在差异。
孕期饮食
分娩方式
婴儿肠道菌群
Infant gut microbiome
Infant gut microbiome clusters
婴儿肠道菌群
Nature: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助婴儿茁壮成长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剖宫产和奶粉喂养可能增加后代患肥胖和哮喘等疾病的风险,肠道菌群也许可作为早期干预的靶点。本周Nautre发表了一篇观点性报导,重点讨论了调节早产儿肠道菌群以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相关研究进展,推荐关注。
婴儿肠道菌群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EVC001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母乳喂养
Bifidobacterium longum infantis EVC001
婴儿肠道菌群
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发育特征
分析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发育特征,有助于改善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的临床实践。Microbiome发表的这项研究,对95名早产儿的粪便样本进行了纵向分析,根据菌群组成和矫正胎龄建立了两个模型,用以评估菌群发育与营养和生长的关联,提示针对菌群发育所处的阶段来调节营养摄入,应有助于优化婴儿生长发育。
婴儿肠道菌群
Gut microbiota
infant growth
Meconium
Nutrition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EVC001
mSphere:在母乳婴儿中可持续定殖的益生菌株
美国微生物学会刊物mSphere近期发表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首次发现特定益生菌株(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EVC001)可在婴儿肠道中持久定殖——即使停止补充后1个月,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科含量仍能保持较高水平,并改变肠道发酵情况。该成果或有一定的转化前景,但仍需更多研究验证。可搭配相关文章(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86475380)阅读。
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EVC001
婴儿肠道菌群
益生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 infantis EVC001
婴儿肠道菌群
Microbiome:带毛宠物如何影响婴儿肠道菌群
这篇文章与我们之前翻译的一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g5NzM1Ng==&mid=2649408795&idx=1&sn=bda8acfb4bd4c239e231d23ccc3ad015&chksm=8766a7b8b0112eaef74021969f1babe984d1493d7c8ed5bcf0e9a94c3da5679ee41d4cbc862a)结合起来看,效果最佳!
婴儿肠道菌群
带毛宠物
儿童过敏
颤螺菌属
瘤胃球菌属
母乳喂养
GM:婴儿肠道菌群中与种族及饮食相关的差异
一项关于婴儿肠道菌群的重要研究,对不同人种不同饮食方式下的婴儿菌群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很大的不同。值得好好看看。
母乳喂养
饮食行为
种族
婴儿肠道菌群
Breastfeeding
婴儿肠道菌群
Cell子刊:婴儿肠道菌群和IgA分泌的发育规律
这个小评论文章介绍了Gordon实验室之前在Nature上发表的文章(http://mc.gutgutgut.cn/papers/read/1045483264),核心内容要去看原文,但小文章的图值得看一看,一目了然。
婴儿肠道菌群
粘膜免疫系统
母乳喂养
IgA
Laura V Blanton
婴儿发育
Nature:要新增微生物视角观测婴儿发育过程!
① 与人相关微生物群落参与到人类的发育过程;② 微生物视角提供了重新定义婴儿产前产后的健康生长发育状态、发展预防和治疗疾病创新策略的机会;③ 本文系统介绍母亲相关微生态学、母乳和婴儿肠道菌群;④ 号召建立“人类微生物观测台”,以检测婴儿中代表不同人类学特征的微生物种群的发育过程。
婴儿发育
微生物视角
母亲微生态学
阴道菌群
口腔菌群
儿童肥胖
JPGN:儿童肥胖的现状和未来的机会
① 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已敲响警钟,但无任何单一干预方法能阻止肥胖症上升;② 科学家特别关注寻找幼年的肥胖诱发因素和干预措施:一些孕期和婴儿期的生活方式和营养调节能降低后期肥胖风险,婴儿肠道菌群定殖对后期肥胖风险至关重要,但现有证据不足以做出明确结论;③ 在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益生菌和健康、肥胖的系统性综述比RCT的数量多出数倍,这可能误导研究者;④ 特别列出肥胖、肠道菌群、益生菌等领域的13大研究机会。
儿童肥胖
肥胖
孕期
婴儿肠道菌群
系统性综述
婴儿肠道菌群
PLoS One:什么因素塑造婴儿菌群?
一个实验设计很值得参考的研究,值得大家看一看。
婴儿肠道菌群
qPCR
RT qPCR
胎粪
分娩方式
细菌微生物组
TM:婴儿发育,要经过哪些细菌和病毒里程碑?(必读综述)
今天online的Trends in Microbiogy上的好综述,不得不读的文章。
细菌微生物组
病毒组
婴儿肠道菌群
婴儿发育过程
噬菌体
婴儿肠道菌群
STM:三大因素塑造婴儿肠道菌群!
Martin J Blaser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抗生素、出生方式和饮食到底如何塑造婴儿的肠道菌群。
婴儿肠道菌群
抗生素
剖腹产
奶粉喂养
婴儿肠道菌群
STM:抗生素,到底对婴儿肠道菌群有何影响?
39个孩子,3年持续不断的收集样本并分析肠道菌群,发现了什么规律?有什么巨大参考意义?请看文献。
婴儿肠道菌群
抗生素
抗性基因
拟杆菌
剖腹产
母乳
OHUSM:母乳低聚糖(综述)
Old Herborn(世界上第一个微生态制剂诞生地)重磅分享:① 母乳中富含的低聚糖有150+种糖类;② 每个母亲的母乳中,母乳低聚糖的组成形式都不同;③ 母乳低聚糖通过一些直接和简介的机制,促进了婴儿肠道菌群的形成;④ 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的益生元,可以作为一些益生菌的代谢底物。
母乳
婴儿肠道菌群
母乳低聚糖
营养不良
Nature Reviews:改善菌群,让营养不良婴儿健康成长
今年2月的一篇小文章,介绍之前三个团队关于肠道菌群与营养不良婴儿的研究,值得看一看。
营养不良
婴儿肠道菌群
关闭
用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验证身份
提醒:您需要先关注微信公众号“热心肠先生”,才能验证通过!
验证成功,
3
秒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