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产业
智库
原创
立方会
奖学金
会议
周刊
学术
关于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先生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编辑部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茶
文章数:58篇
塑料
用塑料茶包泡茶,可能喝进数百亿塑料颗粒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使用塑料茶包泡茶,茶包中的数百亿塑料颗粒(包括微粒及纳米颗粒)可能释放进入茶水中,而含有塑料颗粒的茶水对大型蚤的行为及身体形态有一定影响。
塑料
茶
塑料茶包
塑料颗粒
饮食
地中海饮食
喝茶健康,应重视饮用方法
① Mattioli等作者的研究发现,相比地中海饮食评分高的妇女,对地中海饮食的依从性较低的妇女餐中额外添加的蔗糖量较高;包括在茶、咖啡、饮料等食物中添加蔗糖。② 虽然咖啡在中国并不普及,但是茶是非常普及的传统饮品。③ 中国人极少在茶中添加蔗糖,所以茶的消费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呈负相关。④ 因此,对于饮茶有关的健康研究,应重视其饮用方法。⑤ 我们已经对文章最后一段做了更正和勘误说明。
地中海饮食
茶
咖啡
饮料
女性
茶氨酸
为什么高火工乌龙茶会有花生香?
① L-茶氨酸是茶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② 乌龙茶制造过程中会形成含氮挥发物,在经历高火烘焙处理的乌龙茶产品中检测到低水平的总糖和L-茶氨酸,表明L-茶氨酸可能参与制造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形成。③ 在D-葡萄糖和L-茶氨酸共存的热反应中,成功检测吡嗪以及其他挥发物;D-葡萄糖或L-茶氨酸单独存在的热反应中检测不到。④ 焙火过程中,额外增加L-茶氨酸,可提高2,5-二甲基吡嗪的产量,从而增加花生香。
茶氨酸
茶
乌龙茶
花生香
焙火
咖啡
讨论:导致炎症的糖,来源是什么?
① 一项研究认为,饮料、茶、咖啡或谷物中的添加糖,与血糖和炎症标志物有关;而食物中的天然糖则与代谢指标无关。② 本文基于一项地中海饮食研究,贡献可供讨论的数据;共650名绝经前期女性参与。③ 坚持地中海饮食(低MED评分)的女性,ABI指数(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指标)较低;但她们从茶等饮料中获得的糖含量较高。④ 高MED评分的女性中,水果中的游离糖摄入量较高;但水果也是其抗氧化剂的来源。⑤ 这部分人群较少摄入软饮料和能量饮料。
咖啡
茶
糖
炎症
Florencia McAllister
肥胖
动物:从抗炎看富多酚绿茶的减肥机制
① 肥胖导致脂肪组织中miRNA表达的变化,并且这种调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相关。② 绿茶(GT)是天然的多酚来源,可预防代谢性疾病。③ GT治疗(500mg/bw,12周)促进高脂饮食小鼠能量消耗;体重增加减少;肥胖、炎症和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这些表型与脂肪组织中miR-335表达降低相关。④ miR-335在脂肪细胞中被TNF-α上调,进而下调参与胰岛素信号传导和脂质代谢的基因;而GT可抑制TNF-α的作用。
肥胖
茶
抗炎
多酚
miR-155
绿茶多酚
绿茶多酚如何改变人源菌群?
① 绿茶多酚(TP)低、中、高(0.05%、0.2%、0.8%)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高脂饲料诱导的人源菌群(HFD)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② TP显著增加HFA小鼠中的乙酸和丁酸水平;其中低、中剂量组结肠微生物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着增加。③ 逆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升高(中剂量最优);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梭菌属丰度,提高拟杆菌属丰度,低剂量组显著提高turicibacter和毛螺菌属丰度。
绿茶多酚
高脂饮食
肠道菌群
茶
绿茶多酚
绿茶多酚促使肠道菌群向瘦表型转变
① 6月龄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个给药方案:绿茶多酚(GTP)分别为0、0.5%和1.5%,并随访6个月。② GTP处理显著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改良了菌群:与瘦表型相关的拟杆菌属和颤螺菌属富集,与结直肠癌表型相关的消化链球菌科减少。③ 一些微生物基因直系同源物被改变,与能量产生和转化相关的基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不断富集。④ GTP长期处理诱导剂量依赖性改变实验大鼠的肠道菌群,这可能与GTP的有益效应相关。
绿茶多酚
肠道菌群
茶
16S gene survey
catechin
乌龙茶多酚
乌龙茶多酚如何调节肥胖小鼠菌群?
①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中分析乌龙茶多酚(OTP)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② OTP处理后,菌群多样性和丁酸/醋酸盐产生菌的丰度显著升高。③ OTP处理4周后,拟杆菌门升高,厚壁菌门减少,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率降低反映OTP对肠道菌群的正调节作用。④ OTP干预后,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碳代谢和核糖体的KEGG通路基因表达差异最大。⑤ 富含儿茶素、O-甲基化衍生物的OTP可作为潜在的功能性食物组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预防肥胖相关代谢紊乱。
乌龙茶多酚
肥胖
高脂饮食
调节作用
茶
癌症
综述:茶叶健康研究及其指导意义
① 近年来,大多数实验室证明茶对预防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具有积极作用。② 但一些人类研究表明,这些积极作用仅在日常饮用3-4杯茶的人中得到体现。③ 本文介绍了茶叶的成分,化学性质,生物利用度和生物转化。④ 回顾了茶叶成分(茶多酚等)减轻体重、缓解代谢综合征、降低胆固醇、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预防癌症和糖尿病的作用机制。⑤ 论证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运用于日常生活环境面临的挑战。
癌症
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肥胖
茶
茶
改善女性铁吸收,建议吃饭后一小时再喝茶
① 研究由12名女士(平均BMI24.8)参与;3次独立状态下,饮食中分别加入4mg标记了同位素铁的FeSO4, 每次试验间隔14天。② 测试饮食后喝水、饮食后直接喝茶,以及饮食1h后再喝茶三种情况下铁的吸收情况;铁的吸收分别是5.7% ± 8.5%、3.6% ± 4.2% 和5.7% ± 5.4%。③ 结果表明,饮食后1h再喝茶,部分铁的平均吸收要比饮食后直接喝茶高2.2.%。④ 饮食后直接喝茶,茶对铁的抑制作用为37.2%;但是餐后1h再喝茶,茶的抑制作用只有18.1%。
茶
铁
女性
hepcidin
iron bioavailability
儿茶酚
什么水泡茶更健康?
① 用来自杭州的纯净水(PW)、矿物质水(MW)、山泉水(MSW)以及自来水(TW)冲泡绿茶、乌龙和红茶,研究水质对化学组成、感官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② 结果表明,MW和TW冲泡,茶的滋味、儿茶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都显著低于PW;儿茶素含量随电导率升高而降低,稳定性随PH升高而变差。③ PW和MSW更适合冲泡绿茶和乌龙茶,而具有低PH和适宜的离子浓度的MSW最适合冲泡红茶。④ 降低水质的PH和电导率能改善茶的滋味,增加儿茶素的含量。
儿茶酚
抗氧化
饮茶方式
茶
(+)-Catechin (PubChem CID: 1203)
饮料
喝茶和咖啡与较低胶质瘤风险相关
① 共128名新确诊的胶质瘤患者,256名年龄和性别控制的对照人群参与。② 与对照相比,喝茶最多的人群患胶质瘤的可能性降低;控制能量摄入,结果不变。③ 考虑了膳食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豆类和坚果、水果、盐以及茶和咖啡的相互作用影响后,这种关系依然显著;BMI对其也不影响。④ 矫正膳食摄入量和体重指数,咖啡消费与神经胶质瘤的可能性负相关;喝咖啡最多的人群得胶质瘤的相对可能性是91%;两者都高摄入的人群得胶质瘤的相对可能性为65%。
饮料
茶
咖啡
胶质瘤
beverages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小插曲:注射EGCG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炎症反应
① 73只脊髓损伤雄性大鼠随机分为EGCG组或生理盐水组,每天腹腔内注射。② EGCG处理的大鼠在平面梁测试中有优越的行为表现、更高的轴突发芽和胶质瘢痕的正性重塑,在第1天和第3天IL-6、IL2、MIP1α和RANTES水平降低;脊髓损伤后第1天IL-4、IL-12p70和TNFα上调。③ 用EGCG处理有效减少NF-κB二聚体的p65亚单位的核易位,NF-κB通路减弱。④ EGCG处理的大鼠的脊髓中生长因子(FGF2和VEGF)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M1和M2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被影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茶
神经
抗炎
Cytokines
可可
茶、红酒与可可或可抵御糖尿病
① 多酚类物质因有益健康、无毒和廉价成为重要潜力化学防御的自然因子;茶、红酒和可可是多酚的良好来源;② 文章综述了流行病学和人群干预实验,这三种物质对糖尿病风险因子有一定作用,很多的机制也被合理阐述;③ 但是这些结果仍然有些模棱两可,因为它们受生活方式、饮食因素的背景影响;④ 在这方面,是否建议大众或者糖尿病人摄入茶、红酒以及可可仍不确定。
可可
糖尿病
膳食多酚
人群研究
红酒
代谢综合征
从肠道菌群视角看熟普的代谢益处
① 本研究发现发酵后普洱茶(PE)减弱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通过多途径改善高脂饮食(HFD)小鼠葡萄糖、脂质代谢紊乱。② PE促进脂质氧化和白色脂肪组织(WAT)褐变,其中多酚和咖啡因发挥关键作用。③ PE能改善HFD诱导的肠内稳态紊乱,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菌)和柔嫩梭菌群(FPR)丰度增加。④ AKK 菌改变人体组成和能量效率,促进 WAT褐变并改善脂质、葡萄糖代谢紊乱,FPR菌减少HFD诱导的肝脏和肠道炎症反应。
代谢综合征
炎症
肠道菌群
茶
Amani F Hamad
茶
喝茶改变睡眠与糖尿病的关联
① 纳入34825名上海男性,评估睡眠时间及其与睡眠相关因素相互作用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② 与睡眠时间7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7小时和≥8小时的男性风险比分别为1.0和1.2。③ 吸烟者和经常饮酒者、从不喝茶者、体重指数高、高血压或并发症、无夜班或打鼾的男性,睡眠时间和糖尿病风险之间有统计学相关性。④ 睡眠时间过长、然而质量低的,尤其与糖尿病相关。⑤ 饮茶与睡眠时长有显著相互作用;且改变糖尿病与睡眠之间的关联,尤其是老年男性。
茶
糖尿病
睡眠
Association
Comorbidity
肥胖
绿茶多酚和红茶多酚,减肥机制有何不同?
① C57BL/6J小鼠喂食高脂肪/高蔗糖饮食,或相同饮食补充有0.25%绿茶多酚或红茶多酚,或低脂/高蔗糖饮食4周。② 调节肠道菌群、诱导肝脏AMPK磷酸化是茶多酚减肥相关。③ 绿茶多酚和红茶多酚饮食导致盲肠厚壁菌门降低和拟杆菌门增加;劳特氏菌、扣林氏菌、乳酸杆菌、苏黎世杆菌等8种菌的相对比例与茶提取物引起的体重减轻显著相关。④ 红茶多酚增加了假丁酸弧菌的相对比例和短链脂肪酸;而绿茶多酚到达肝脏;从而诱导肝脏AMPK磷酸化显著增加。
肥胖
肠道菌群
茶
AMPK phosphorylation
black tea
茶
绿茶加蜂蜜,或增强抗氧化能力
① 通过基于新的半经验数学模型和单次EPR光谱测量的EPR光谱法研究不同类型茶(绿茶、红茶和伯爵茶)的抗氧化能力。② 获得的抗氧化能力值与通过NMR光谱鉴定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相关。③ 所有研究的茶都表现出抗氧化能力,最好的DPPH自由基清道夫是绿茶。④ 向茶中添加糖、牛奶和柠檬汁对抗氧化能力没有显著影响,添加蜂蜜会增加总抗氧化能力。⑤ 芳香质子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值正相关。
茶
抗氧化
蜂蜜
Eran Segal
Omer Weissbrod
糖尿病
寻找减缓淀粉消化的茶叶制品
① 特殊的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② 体外酶消化实验表明: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百合粉的抗性淀粉含量较高,消化率较低,动力学常数较低,其在胃肠道中缓慢释放葡萄糖。③ 在淀粉中添加茶叶产品进行体外消化;相比抹茶和速溶茶,茶多酚(TP)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淀粉酶和淀粉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更大,尤其是 0.5%TP或0.5%EGCG对玉米淀粉的消化率抑制最大。④ 需要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果。
糖尿病
茶多酚
淀粉
茶
血糖
茶皂素
茶皂素,让肥胖小鼠变聪明
① 茶皂素是茶叶主要活性组分,有抗炎和改善菌群的作用。② 利用高脂饮食(HF)诱导C57BL / 6J雄性小鼠为模型;在饮食中添加0.5%茶皂素。③ 6周后,发现茶皂素改善了HF诱导的识别记忆障碍、神经炎症、神经胶质增生,促进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加。④ 此外,茶皂素降低内毒素和结肠巨噬细胞水平,逆转HF诱导的拟杆菌-普雷沃氏菌属的降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加,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体重的增加。⑤ 调节肠道菌群,可能与茶皂素活性相关。
茶皂素
肥胖
肠道菌群
认知
茶
微量营养素
茶中的微量营养素及其安全性评估
① 茶的消费仅次于水。② 本文描述茶叶和茶汤中的微量营养素含量,并从这一角度考察饮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考察对象包括硼、钴、铜、铁、锰、钼、锌。③ 研究表明,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比茶汤中高,且茶汤中各元素含量符合世卫组织饮用水标准。④ 泡茶方式和检测方法影响微量营养素含量数据;不同种类茶叶中这些微量元素占比差异较大。⑤ 因此,从微量营养素的角度看,每天喝三杯茶对人体有益无害。
微量营养素
茶
安全性
Health hazard
instruments
结肠袋炎
EGCG或改善大半结肠带炎
① 结肠带炎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是全结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最常见的并发症;而多酚化合物具有保护作用。②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给予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全结肠切除或IPAA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9名患者信息。③ 78%的患者排便次数和出血的频率显著减少,56%完全缓解,1名患者未见改善,另1名患者结肠袋炎加重,其他无显著不良反应。④ EGCG对结肠带炎有积极作用,但仍需要更规范试验验证。
结肠袋炎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茶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green tea polyphenols
肥胖
脂质谱分析揭示:绿茶改善肥胖小鼠脂代谢
① 本文欲研究饮用绿茶对高脂饮食(HFD)诱导肥胖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② 选取C57BL/6J小鼠,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正常饮食(ND)组、HFD组和饮用绿茶的HDF组进行脂质谱分析。③ 结果显示,HDF组小鼠溶血磷脂(LPLs)和血磷脂酰丝氨酸(LPS)相对于ND组下降,但可通过饮用绿茶恢复,另外HDF组的肝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pcat)2/4水平显著上升。④ 绿茶可削减肥胖对脂代谢的影响,同时肝脏LPL水平降低与肥胖炎症有关系。
肥胖
代谢组学
茶
Dennis Zeilstra
Dennis Zeilstra
茶氨酸
L-茶氨酸:茶叶中的独特成分
① 茶叶中存在的非蛋白氨基酸L-茶氨酸具有多种独特的潜在益处,可作为食品风味剂使用。② L-茶氨酸在痴呆症(特别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退行性疾病)中有抗压力和神经保护作用,是调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活性成分。③ L-茶氨酸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利用度。④ 目前,提取L-茶氨酸的方法包括:从茶叶直接提取、化学合成、微生物转化等不同的方式,已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茶氨酸
茶
John J McNeil
John J McNeil
茶
某品牌头泡绿茶抗氧化最强
① 绿茶、乌龙茶、红茶,发酵程度依次增加;茶多酚的结构和组成存在差异。② 泡茶方式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本文对同一品牌三种茶叶的茶汤进行自由基清除等测定分析。③ 结果显示,绿茶抗氧化活性、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最高,乌龙茶和红茶分别次之;随着浸泡次数增加,抗氧化潜力都有所下降;绿茶降低更缓慢。④ 编者注:我国茶叶种类繁多,来源、产地、加工方式、饮用方式均影响茶汤成分,进而影响其抗氧化能力;本文结论仅供参考。
茶
抗氧化
健康饮茶
数据库
茶叶生物活性物质功效数据库
① 该数据库以300篇已发表文章为依据,在497个茶叶生物活性物质和206种疾病(表征)之间共建立了1338种关联。② 每个入口都包含了关联的三方面信息:化合物信息、疾病(表征)信息以及证据和参考文献。③ 基于这种关联,一种双向关联网络被重新建立,使用者还可以进行次级网格视图以及拓扑分析。④ 该数据库可以进行浏览、搜索和下载;提供上传页面,以及一些有用工具:如BLAST,分子对接。⑤ 数据库网址http://camellia.ahau.edu.cn/TBC2health
数据库
茶
disease
health benefit
network
食品安全
如何更有效地鉴定茶叶中的风险物质?
① 本研究用多类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干茶和茶汤中四种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农药、霉菌毒素、加工过程导致的毒物和包装污染物。② 使用新颖固定相的液相色谱与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借鉴代谢组学的样品处理方法,共定量鉴定不同的32种化合物。③ 建立了LC-MS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茶叶和泡茶中80%以上的化合物都能被准确定量,但基质效应对茶叶分析影响较大。④ 本文中建立的分析方法超越了常用的多组分农药残留分析,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
茶
Jaakko Mattila
Michael Boutros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抗病毒,储存恰当很重要
① 评估绿茶提取物(GTE)在室温下的抗病毒活性。② 新鲜制备的GTE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可有效灭活小鼠诺如病毒(MNV)和甲型肝炎病毒(HAV);但PH5.5时无效。③ 在各种PH条件下保存24小时,可显著提高其抗病毒活性;其机制与储存期间儿茶素衍生物的形成有关。④ 在最佳条件(24小时储存和pH 7.2)下制备的GTE,以5mg/mL的浓度施加于不锈钢和玻璃表面,消毒仅15分钟,降低超过1.5对数的MNV和HAV传染性。
绿茶提取物
甲型肝炎病毒(HAV)
小鼠诺如病毒(MNV)
茶
抗病毒
空间记忆
缺血性脑卒中引起认知损伤,宜饮绿茶
① 在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检测绿茶、白茶、红茶和黑茶对记忆缺陷和脑氧化应激的神经保护作用。② 绿茶和红茶能够防止物体和社会认知记忆的缺陷。③ 仅绿茶能够保护空间记忆缺陷,避免海马氧化状态和强烈坏死以及其他脑组织改变。④ 结论:绿茶在缺血性脑卒中比其他茶叶显示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⑤ 注:红茶英文应为black tea,red tea是另一种非茶叶来源的草本茶。但是本文中的茶均来自茶树叶加工,因此将red tea 和black tea理解为红茶和黑茶。
空间记忆
学习记忆
神经保护
茶
cognition
生物利用度
茶多酚,一种逐渐被认识的益生元
① 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生物利用度低,只有小部分可以被小肠直接吸收,大部分可通过肠道菌群代谢成结构不同的产物,累积发挥生物效应。② 此外,茶多酚可能调节肠道细菌多样性和丰度,改善宿主健康。③ 本文综述肠道菌群对茶多酚的代谢途径及其降解产物、茶多酚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茶多酚的生物利用度、相互作用研究方法。④ 茶多酚对健康的益处可归因于其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生物利用度
茶多酚
肠道菌群
茶
Adam Ameur